根据《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规定》要求,工业企业应当于每年第一季度完成安全风险定期报告。今年以来,海门港新区安监局超前谋划、精心组织、强势推进,辖区内企业均已完成2023年度“定期报告”工作,高质量完成三个“100%”、一个“80%”工作目标。
早谋划,全面部署
早在去年11月,安监局就利用线上微信企业群、线下企业家会议等多种方式对2023年度第一季度风险定期报告工作进行部署,并下发《江苏省工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报告系统企业端填报指南》和相关课件,指导企业对照手册和课件,及时组织辨识、准时上报。同时安监局组织各村居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排查摸底,与数据库内企业进行比对,准确把握新区企业数量和生产经营情况,确保风险报告底数清、情况明。
严把关,明确责任
新区企业众多,冶金、建材、纺织、机械、轻工等行业风险各有特点,相应防范措施也各有不同。安监局按照不同行业特点分析研判辨识重点,按照分门别类制定推进计划。工作人员共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明确责任人,主动联系企业,热情服务。在挂图作战的背景下,各片区企业报告进度“你追我赶”“持续攀高”,新区企业率先在各区镇中提前完成较大以上风险“定期报告”和中小型工业企业“现场管理提升”。
抓落实,提质增效
为确保风险报告量质并举,安监局工作人员根据工艺流程、生产车间布局、设施设备等不同情况为企业提供量身定制服务。同时结合企业上报较大以上风险情况,对涉爆粉尘、金属熔融等重点行业开展风险报告“三级复查复核”,对纺织等中小型企业开展抽查。目前安监局共计复查复核重点企业57家,抽查中小型企业62家,对发现的未建立风险辨识管控制度、拒不如实上报较大风险、未将风险辨识管控纳入本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等违法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并将处理情况在工贸企业群内通报,切实达到“执法一家、规范一家,教育一片、带动一片”的执法成效。
下阶段,安监局将把风险辨识管控纳入年度执法重点事项清单,持续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建立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确保各类风险在管在控,为打造“江苏沿海明星园区”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