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长三角毗邻区域生态环境执法帮扶行动在海门区展开,崇明、启东、海门的三地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多家产废企业开展“体检式”帮扶。
这场生态环境执法帮扶行动的背后,是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机制的最新实践——三地不仅共享执法数据,更首创“轮值组长制”,每日由不同地区负责人带队,实现执法标准与经验的深度融合。通过这种“执法即培训、帮扶即提升、毗邻即联动”的机制,执法效率提升显著。在某生物科技公司危废仓库内,检查人员认真查看了企业在危废分类、标识标牌、废气收集、三防管理、转运环节等多个方面的做法。联合检查组现场指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手把手指导企业负责人规范使用电子联单系统。这种“边查边教”的模式,让问题得到现场整改,企业组织立行立改,执法人员规范执法告知,检查帮扶满意度达100%。
从“分区管理”到“共治一盘棋”,崇启海三地以“轮值组长制”为纽带,以“体检式”执法检查推动跨区域环保能力大提升。这不仅推动了环境问题闭环整改,更通过全链条协作,共建共享专业信息库,也为长三角生态共治提供了可复制的“崇启海”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