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从“硬基建”到“软实力” 海门人民武装和国防建设交出高质量答卷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5日 点击数:

近年来,海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引,牢牢把握党管武装原则,将国防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全区人民武装和国防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9月1日,记者走进区民兵训练基地,硬化安全的环形跑道,窗明几净的宿舍,整洁有序的训练场,改造后的基地焕然一新。去年底,我区投入500万元对民兵训练基地进行修缮,竣工后的场地更好地满足了各类参训人员生活、训练和教育等需要。

一直以来,海门区委、区政府始终将党管武装摆在武装工作的核心位置,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常态化研究解决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的重难点问题,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各领域。海门区连续多年高质量完成年度征兵任务,“五率”考评成绩在全市乃至全省位居前列。特别是聚焦大学生征集重点,兵员质量实现历史性跃升,为强军兴军输送了大量政治可靠、文化程度高、身体素质好的优质兵员。

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方面,我区聚焦“编实、训强、用好”,科学编组基干民兵队伍,大幅提高高新技术专业分队比例。每年定期组织基干民兵分队开展集中轮训与常态备勤,突出防汛抗洪、应急维稳、支前保障等科目训练。通过实战化演练,有效锤炼了民兵队伍的应急反应速度和联合行动能力,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同时,我区全面推进基层武装部规范化建设,目前,所有乡镇(街道)武装部均已达标。

此外,海门区素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区委、区政府全力解决部队官兵“后路、后院、后代”问题,高标准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近年来转业军官和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安置率保持100%,积极探索“军转民”“民参军”新路径,引导本地优势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海门始终坚持把全民国防教育作为基础工程来抓,结合全民国防教育日、建军节等重大节日,广泛开展国防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等系列活动,积极营造关心国防、支持武装的浓厚社会氛围。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