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生态环境损害修复难题,三厂街道积极在实际工作中创新生态修复方式,每季度在园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基地开展生态环境损害劳务代偿活动。11月24日,在冬日的暖阳里,位于青龙港绿地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基地迎来了一批新的“客人”。
活动中,企业劳务代偿人员化身为环境卫士,认真清理被随处乱扔在河道边、马路旁的塑料瓶、包装袋、果皮烟头等垃圾。同时也和生态办工作人员一起热情向路人分发环保宣传册,耐心地向游客介绍生态损害修复基地及其背后蕴含的生态理念。
“这次活动让我印象深刻,一方面让我意识到企业在发展中一定要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积极推动企业绿色发展;一方面也让我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以及来自政府部门的关怀。”某企业环保负责人说道。
以劳代偿的方式进行代替性生态修复,有利于纠正违法行为,也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的法律政策,丰富生态环境修复及赔偿的履行形式的同时,实现了打击违法行为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下一步,三厂街道会更加积极的探索“劳务代偿 ”模式,为生态修复注入新活力,推动企业树立生态保护意识,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参与感及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