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海门新闻>>正文内容

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中的“海门智慧”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4日 点击数: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于今年6月底公布,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很高兴,我提的建议在这部法律第108条中得到了体现。作为一名律师,基于司法实践提出立法建议,我就是想为国家法治进步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日前,来自我区的江苏清竹律师事务所青年律师施健告诉记者。

据介绍,自2023年12月海门区人大常委会被授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已经高质量完成了11部国家法律草案的立法征询工作,收集基层意见建议1502条,其中有23条意见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采纳。海门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周祖斌表示:“立法这样‘高大上’的事情,现在普通市民也可以参与。我们坐上立法‘直通车’,让立法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十分荣幸参与国家立法!”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于2024年12月正式实施,海门区法学会提出的一条立法建议被采纳,在第35条中予以体现。“能够参与国家立法工作,我们感到十分荣幸。这为我们基层法律工作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海门区法学会有关负责人表示。

自海门区人大常委会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后,作为承担繁荣法学研究等职责的群众性团体,海门区法学会组织法学专家、法学会会员、法律从业者等集中学习法律法规(草案)原文,逐条逐句“过堂”。一年多来,针对多部相关法律一共提出了各类修改建议85条,努力将“基层声音”转化为“法律正文”。

在去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草案)》立法征询过程中,区司法局副局长赵丽提出的一条建议被采纳。她感慨道:“身为县区级司法行政系统的一员,以前满心想的是如何贯彻好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未曾想能参与国家法律的修订,这让我真切体会到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特质。”

“让百姓‘金点子’发挥更大价值!”

“我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草案)》修订征询意见过程中,提出了‘公民要有参与科普活动的权利’的建议,最终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采纳,这是我们发挥社区百姓智慧的结果,让百姓的‘金点子’发挥了更大价值!”海门街道解放西路社区党委书记、南通市人大代表黄海告诉记者。

2024年,解放西路社区作为海门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采集点,开通征集民意“直通车”,社区负责人不仅召开相关法律征询座谈会,还主动走访群众,动员社区居民积极为国家立法献策。一年多来,解放西路社区已有5条有价值的意见建议被国家和省市立法机构采纳,百姓提交立法建议的热情高涨。

“这次我们的意见建议能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采纳,真是太激动了,这也让我更加坚信,要充分发挥百姓的力量,从而让民意原汁原味地被传递到国家最高立法机构。”正余镇人大主席姜丽琴告诉记者。作为一名人大代表,姜丽琴不断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立法的热情,她认为,“百姓有的是‘金点子’,通过这些来自最基层的‘金点子’,助力国家和地方立法接地气、察民情,这是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让朋友圈智慧助力国家立法!”

海门“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已辐射整个南通地区,甚至上海崇明,江苏盐城、扬州等地,还扩大到河海大学法学院等专业院校。基层群众原汁原味表达民意的故事不断上演。

海安市曲塘镇“90后”群众代表钱莉娟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草案)》第19条中“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她提出“要增加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议被成功采纳;同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草案)》立法征询过程中,启东市善成小学副校长顾海亚提出的建议,被采纳进该法第20条第三款……

广聚民智,更大限度地发挥“朋友圈”的智慧,海门“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国家立法添砖加瓦,真正让立法的过程成为倾听民声、体现民情、汇聚民意、集中民智、深得民心的过程,也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贡献了“海门智慧”。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