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坏了找成达,屋顶漏了也找成达……”在莲之花日间照护中心,提起74岁的成员成达,老伙伴们都竖起大拇指。这位身材并不高大的老人,用一双巧手和一颗热忱的心,默默守护着大家日常便利与欢乐。
前几日,照护中心一间活动室因电路老化陷入瘫痪,灯不亮、插座失灵,活动被迫中断。“看到大家没法活动,我心里急。”记者见到成达时,他正擦拭着工具包里的螺丝刀。发现问题后,他立刻找到中心负责人,跟他说:“这事交给我!”没有丝毫犹豫,他和志愿者曹霞自费1000余元买来新电线、开关和插座,开始了改造工程。他和曹霞起早贪黑,拆旧线、布新管、接线头,忙活了一整周,硬是把老旧的线路翻新好了。“看着灯重新亮起来,大家又能唱歌跳舞了,累点也值。”他笑着说。
对成达来说,这样的“小事”早已是家常便饭。活动室屋顶漏雨,他踩着木梯上去检查瓦片;哪里的电灯不亮了,他顺手就给换上新的。为了让团队活动效果更好,他自费买了投光灯,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把家里那套价值一万余元的专业音响设备,无偿捐给了中心。“放家里也就自己听听,给中心用,大伙儿都能开心,多好。”当记者问起捐赠想法时,成达只是朴实地摆摆手,“东西要用在有需要的地方,才能发挥最大价值。”
他的热心肠,远不止于照护中心。老家三星镇平山村有一段路坑洼不平,村民出行不便。成达发现后,自己先掏出1万余元,又骑着自行车跑了好几家相熟的企业,最终筹得3万余元,将那段“烦心路”修成了平坦大道。“路修好了,大家走着都安全,我心里也踏实。”他说。
水电、泥木维修,成达样样精通,工具包是他的“百宝箱”。在老年大学学习期间,他的热心同样没闲着。他主动扛起相机为交谊舞班学员记录精彩瞬间,多次组织夏令营、户外活动,默默承担起许多琐碎的服务工作,成了大家心中可靠的“老大哥”。
“都是些小事,大家相互帮衬,日子才更有温度,更有人情味。”面对邻里们由衷的感谢和赞誉,成达总是这样谦和地回应。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日复一日的点滴付出。这位古稀老人,用他布满老茧的双手和无声的行动,温暖着街坊四邻,诠释着平凡人身上最动人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