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门街道大同社区居委会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感谢信,信中,一名叫黄红飞的女士对大同新村居民张俭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进行了赞扬,希望社区能宣传他的事迹。昨日,记者通过大同社区居委会联系到了张俭本人,揭开了这段感人故事……
早在2020年,本报刊登过一篇《六旬儿常背九旬母亲下楼散步》的报道,文中的主人公便是张俭。大同社区党总支书记王慧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张俭都是我们社区孝亲敬老的典型,邻里间熟悉的都知道,他不光是大孝子,还是出了名的热心肠。”
谈及这次北京来的感谢信,王慧道出了缘由。2019年10月,张俭的母亲因身体原因住院治疗,正好黄红飞的母亲在同一个病房。其间,张俭与黄红飞互加了微信,但两名老人自出院后,双方并无更多联系。一直到去年9月,张俭无意中从黄红飞姨妈口中得知,老人因高血压、脑梗等慢性病住院了。女儿黄红飞人在北京,因工作及疫情原因无法回海门照顾。知道这一情况后,张俭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职责。
据黄红飞写给大同社区居委会的信中描述,仅一面之缘的张俭帮助黄红飞母亲挂号、检查、送饭,甚至还联系医生沟通病情等。信中说:张俭就像照顾亲人一样,连很多检查费都是自掏腰包垫付的。在母亲住院的21天里,张俭风雨无阻送饭,令人感动。当记者问张俭,照顾中有没有令他印象深刻的事,他想了一会说:“9月份正好有几天刮台风,有一天我去医院送饭路上出了个小车祸,当时摔得有点疼,但我还是坚持把饭送到医院,后来回家弄药擦了一下,这事我没和任何人提过。”
“再后来,黄红飞母亲出院后,张俭隔三岔五买好菜去看望老人。”王慧感慨道,“现在老人已被接到北京女儿身边休养。出发那天,张俭亲自送到火车站,这关系简直就像‘母子’。”黄红飞曾多次想给张俭一些钱表示感谢,但都被婉言谢绝了。张俭说:“做这些不是为了钱,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尽自己的一份力,我觉得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