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市民消暑需警惕“清凉陷阱” <br />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1日 点击数:

连日来,海门持续高温,如何科学消暑养生成为市民热议话题。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医生特别提醒,消暑降温需避开常见误区,谨防健康“中暑”。

这几天,冰镇饮料成了不少人对抗高温的“救命稻草”。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中医师陈爱佳表示,这种做法并不健康。冰饮会迫使脾胃用阳气去“加热”食物,长期如此易导致脾胃虚寒,出现腹泻、胃胀等症状,还可能使寒气凝滞在体内,为秋冬健康埋下隐患。“可饮用40℃左右的黑豆、绿豆、赤小豆‘三豆饮’,温热的液体更易通过汗液带走热量,解暑效率比冰饮更高。”陈爱佳说。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有些市民家中空调24小时运转不停,温度设到22℃才觉得凉快。医生告诉记者,长期不出汗会使毛孔闭塞,暑湿无法排出,从而引发湿疹、毛囊炎等,还可能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灵,也就是常说的“空调病”,反而更容易中暑。“我们可以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左右,每小时开窗通风10分钟,并搭配风扇促进空气循环。可在傍晚进行15分钟左右的‘拍痧操’,通过拍打肘窝、膝窝等,帮助暑湿排出体外。”陈爱佳建议。

不少市民觉得天热没食欲,吃点蔬菜沙拉就能满足营养需求。其实,夏季人体代谢加快,蛋白质流失量比平时高20%,如果只吃素食,容易造成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等。“夏季饮食要遵循‘清补’原则,既要解暑又要保证营养。建议每天保证1个鸡蛋、1杯酸奶的优质蛋白摄入,适量食用鸭肉、鱼肉等凉性肉类。特别要注意补充电解质,适量补充淡盐水或富含钾元素的番茄、香蕉等。”陈爱佳提醒。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