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上午,正余司法所副所长姜霞和调解员曹丽萍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邢柏村村民刘某送来的一面写有 “为民服务,公正调解”的锦旗。这面鲜艳的锦旗背后,是正余司法所创新“枫桥经验”实践的生动缩影。
手足积怨:房产继承背后亲情裂痕。刘某兄弟,因父母去世后留下的房产分割问题,差点从血脉相连的亲人变成对簿公堂的原告与被告。纠纷的导火索始于父母离世后留下的一处老宅,兄弟俩对遗产分割产生根本分歧。调解过程中兄弟俩互相诉说着对对方的不满,调解员发现矛盾症结不仅在于财产分割比例,更在于兄弟俩积怨已久的情感隔阂。
三维调解:从法条解析到亲情唤醒。面对这起“剪不断理还乱”的家事纠纷,调解员决定采用“法律定分止争、情感修复弥合”的复合调解策略,从法律、情感、方案三个维度推进矛盾化解。首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为基准,精准界定遗产范围和继承规则,向当事人进行专业解读,让双方对法定分配底线有了清晰认知。其次以亲情记忆为切入点,开启“情感破冰”,引导双方回溯共同成长的温情片段;最后在双方情绪缓和后,以未来关系修复为目标,制定兼顾公平与情感的解决方案。
锦旗背后:司法温度点亮家庭希望。经过历时一个月的多轮调解,兄弟俩最终在调解协议上签字,曾经冰封的同胞关系终于出现回暖迹象。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是司法柔性促和的一个缩影。处理家事纠纷,既要当法律专家,也要当家庭医生。姜霞副所长深有感触地说:“我们不仅要厘清财产归属,更要诊断家庭关系的‘病灶’,用法律的理性和人性的温度,帮助当事人连接情感纽带。”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面锦旗上的烫金大字,既是群众对司法为民的肯定,更是新时代司法行政人用专业与温情书写的“公正答卷”。下一步,正余司法所将继续致力于深挖调解工作的精髓,做好家事案件的化解工作,让司法温度照到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