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扎根基层谋发展 守护根脉惠民生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1日 点击数:

清晨,常乐镇官公河村内河道碧波荡漾,白鹭掠过水面,远处稻田与新桥相映成趣。站在整治一新的河道旁,区人大代表、常乐镇九龙岛文化湿地负责人陆玖感慨道:“这条河以前堆满渔网、垃圾,现在多清爽!”作为扎根基层十余年的人大代表,他始终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

2017年,陆玖首次提交《关于乡村河道长效治理的建议》,直指渔网堵塞、垃圾堆积等顽疾。他回忆,当时河道里渔网密布如“蜘蛛网”,垃圾堆积成山,群众反映强烈。建议得到高度重视,次年全区启动“网段清理专项行动”,拆除违规渔网,建立“河长制”长效管理机制。如今,河道保洁船定期巡航,水面始终保持洁净,这一成果已持续八年。村民张大爷说:“以前夏天都不敢开窗,现在河水清得能看见鱼!”

2020年,陆玖关注到南北两岸村民因危桥拆除导致的通行难题。“河南的村民在河北有地,河北的村民在河南有田,种地、走亲戚都得绕路。”他提出的《关于疏通南北交通要道的建议》推动多部门联合勘查,半年内一座新桥拔地而起。新桥不仅方便了村民耕作,更成为两岸交流的纽带。村民王大爷笑着说:“以前绕路要半小时,现在过桥五分钟,玖哥替我们办了件大实事!”

针对2027年土地承包到期问题,陆玖今年准备提交《关于本村本组土地小范围调整的建议》。他指出,三十年不变的政策下,去世的人土地未减,新增人口无地。他建议在小范围内调整,让无地村民分到土地。“既要遵守政策,也要兼顾公平,让土地真正成为农民的‘命根子’。”陆玖告诉记者。

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陆玖始终将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视为己任。他推动建立“乡村历史展馆”,挖掘移民文化,组织非遗传承活动。“老祖宗留下的山水和文化,是我们的根。”他动情地说,“要让年轻人知道,美好生活不仅在当下,更在历史的传承中。”

“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家族、对得起自己。”陆玖用“三字经”总结多年履职心得,“任期内,我将继续聚焦民生,保护好山水,传承好文化,让子孙后代既能看见绿水青山,又能记住乡愁。”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