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村的村营收入预计能达到150万,比年初定的120万目标多30万。”昨日,正余镇青正村党总支书记仇栋敏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放眼望去,青正村里,许多小洋楼整齐排列,绿植随处可见。近年来,青正村先后获评江苏省水美村庄、南通市五星级村党组织、南通市明星村、南通市民主法治示范村、海门优秀基层党组织、海门“双带”五星村、海门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现在手头比较宽裕,日子也过得不错。”村里的老人朱宝兰笑着说。2020年,青正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余元,许多村民有养老金、土地租金、房租租金、打工工资等多项收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如何让整个村的人一起大踏步地奔小康,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村民们都说,幸福生活离不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青正村一方面精心组织14家较具规模的企业,与村里建立“村企红色发展联盟”,通过对企业全方位服务,在税收缴纳、厂房出租等方面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以建设“国家农业强镇”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在2018年实施了2800亩的高标准农田改造,通过“支部+合作社+基地+党员”模式,成立金谷海专业合作社,自主经营新型合作农场310.05亩,去年盈利15万元。充分发挥联盟效应,积极与青禾杂粮合作,以土地和厂房进行入股,成立了谷丰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年终收益按投资额进行分成。利用集体资产出租、发包水面养殖塘等,多方增加村级收入。“‘十三五’期间,我们村是贫困村,去年我们的村营收入达到102万,今年我们的村营收入有望达到150万元。”仇栋敏介绍。
在村民的邀请下,记者来到了村里“村企红色发展联盟”企业青禾杂粮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经营模式为“能人+合作社+农户”,主要种植、收购和销售各类特经杂粮,产品有黑豆、红小豆、黑芝麻、大青蚕豆等。近年来,合作社注册了“谷粮旺”商标,增强了合作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了企业知名度,2020年网上销售额在150万元以上,从线上联系转线下现场销售获利800万元以上。合作社先后被评为“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省“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为将产品实行分级销售,提高产品保鲜质量,提升合作社经营服务能力,今年该合作社又投入400万元增加2条粮食加工生产线,今年的销售量6500吨,销售额超4000万元。该合作社带动了近3000名村民种植杂粮,共同致富。同时也为村里带来了每年15万元的村营收入。
“我们村的变化太大啦,可以说是焕然一新!”不少村民纷纷感叹,通过近几年来的建设,村环境绿化、道路硬化及夜间亮化等工程逐一完成。傍晚时分,村民们陆陆续续从家里赶往新建的党建文化广场,有饭后散步的,有聊天唠嗑的,还有放着音乐跳广场舞的,好不热闹。“以前这里又脏又臭,没人愿意到这边来。现在不仅环境整洁,时不时地还有表演和电影看。”村民高兴地说。据介绍,目前,青正村已完成改厕520座;投资15万元对原有垃圾填埋场进行综合整治;投入近50万元对全村28条河道实行了轮浚,全面消除黑臭水体;投入25万元建设党建文化广场,新建百姓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