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从区医保局获悉,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部署要求,11月1日起,第五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结果在海门落地,共61个品种,平均降幅达56%。
药品集中采购好比“超级团购”,国家通过带量采购、以量换价,与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谈判,降低药价,减轻患者用药负担。区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刘剑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紫杉醇,是一种天然抗癌药物,在临床上广泛用于乳腺癌、卵巢癌和部分头颈癌、肺癌的治疗,通过集采,价格下降了60%以上。像紫杉醇这个药,从160元降到了60多元,一个疗程用到七八支,连续使用6个疗程,可节约5000多元,降价幅度非常明显。”
据介绍,第五批国家集采涉及61个品种,平均降幅达56%,涉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也有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重大疾病用药,是品种数量最多的一次。其中,抗感染、消化道(糖尿病适应症居多)、抗肿瘤、造影剂四个领域的产品相关市场规模占到总药品规模的一半及以上,多品种降幅超90%,切实减轻了群众日常用药负担。“本轮集采,涉及区人民医院有35个药品,我们提前备足中选药品,在凌晨将系统内价格调整到位,做好新老药品的有效衔接,确保了11月1日中选药品的上架。”区人民医院采购管理科科长张慧介绍。
据统计,本轮集采全区共有20家医疗机构参与,签订了260份合同,采购金额约为569万元,预计全年节约医疗费用近730万元。和前几批集采一样,第五批集采中选药品均为原研药或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在价格显著下降的同时,药品的有效性、安全性均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