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既要“管得住”,还要“管得好”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5日 点击数:

在海门港经济开发区的渔港码头,清晨的海风轻拂着一排排整齐停泊的渔船,船头鲜艳的党旗迎风招展。近年来,海门区昌顺渔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坚持党建引领,以安全生产为核心,探索出一条规范化、精细化、现代化的渔业组织化管理新路径,实现了从“管得住”到“管得好”的跃升。

海门昌顺渔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冯雪平介绍,目前,合作社共管理渔船58艘,成员均为船东,其中党员21名。党支部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带头履职尽责,在安全生产、应急值守、政策宣传等方面冲锋在前,筑牢海上“红色堡垒”。

为压实安全责任,合作社构建起“政府—合作社—船东—船员”四级责任体系,实现网格化管理全覆盖,将责任落实到“最后一海里”。“所有渔船严格落实进港安全自查制度,要求进港4小时内完成检查并上报,形成闭环管理。”冯雪平说。自开展渔业船舶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以来,累计开展渔船自查672艘次,整改隐患93项。

合作社依托自有培训学校,通过集中培训、微信推送、渔港广播等多种形式,广泛普及渔业法规和安全知识。攻坚行动期间,共组织岗前培训12期,参训船员1365人次;开展各类专题培训和应急演练,全面提升渔民的安全意识和实操能力。

围绕精细治理,合作社健全“一船一档”制度,完善风险辨识台账,对重点渔船实施分类监管。聚焦厨房燃气、电气线路、有限空间等风险点,开展专项整治,累计排查整治隐患38项,整改率达100%,实现隐患从发现到销号的全过程闭环。

管理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合作社积极为渔民提供证书办理、进出港报告、纠纷调解等便民服务,累计协助办理各类审批200余次,完成进出港报告900余次,调解渔事纠纷21起,成功率达100%。“我们还建立了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鼓励船员争当安全生产‘吹哨人’,激发渔民参与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冯雪平表示。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