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电动自行车强制性新国标正式生效。新标准对电动自行车的防火阻燃、塑料总质量、整车质量上限、北斗定位、脚踏骑行装置等作出规定,并设定销售过渡期,12月1日之后,所有销售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必须符合新标准。也就是说,旧国标电动自行车将禁止售卖。不过,消费者已经购买的不符合新标准的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12月1日将至,市场上的旧国标库存电动自行车该如何处理?消费者该如何选购?记者昨日进行了走访调查。
记者在城区日新路的一家电动自行车销售店看到,店内一侧摆放着符合新国标、带有崭新CCC认证标志的车型,另一侧则是挂着“清仓优惠”的旧国标车。店主李振辉告诉记者,他正抓紧最后的时间清理库存:“我们已经不进旧标车了,12月1日之后卖新车。新国标车在材料和安全性上确实更好,但成本也高一些,价格普遍上涨10%左右。”
在解放路的一家电动自行车连锁品牌店,已开始主推新国标车型。“我们本月中旬就开始切换了,现在店里八成都是新车。这批车都是按照规定使用阻燃材料,还安装了北斗定位,安全系数更高。”销售经理王程程告诉记者。
记者调查发现,大型品牌门店转型较快,新车已成主力;部分中小型经销商面临一定的库存压力,还在最后冲刺。总体而言,市场正处于清库存与换新车的“交织期”,但对新标准的执行已有普遍共识。
“主要是价格划算,同样的预算,旧车能买一辆配置更高的。而且官方说了,已经买回家的不会被强制淘汰,我觉得影响不大。”正在店内选购的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他更倾向于购买旧国标车。“新标准对防火阻燃要求那么严,电池也更安全,这钱花得值。”市民李女士则坚定地选择新国标车。
记者从交管部门获悉,公安机关已严格执行新的登记政策,如严禁为电动摩托车“套牌”登记;对不符合标准的车辆一律拒登;对旧标车,只对在8月31日前出厂、且能在11月30日前完成销售的车辆“开绿灯”,凭相关凭证办理登记。这意味着,12月1日后,即便有商家违规销售旧国标车,消费者也无法上牌,这也从根本上遏制了违规销售行为。
消费者在选购电动自行车时务必认准CCC认证标志,扫描产品合格证上的二维码,实时查询认证证书的有效状态,确保其为依据新国标颁发的有效证书。此外,购买时务必索要发票,这是后续上牌的关键凭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