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部门动态>>正文内容

海门:环境纠纷怎么解?基层治理大家谈!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5日 点击数:

“群众工作实训营开讲啦!”近日,海门区四甲镇村居干部和环境志愿者们围坐在一起,一场关于环境纠纷调解技巧的“实战课”拉开序幕。

班主任唐敏老师系统讲解了环境纠纷调解的六大关键环节——信息收纳、建立关系、澄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跟踪回访。学员们则结合自身工作情况就日常调解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疑惑进行互动交流。

海门:环境纠纷怎么解?基层治理大家谈!177.png

作为调解工作的起点,信息收纳环节强调“溯源”与“细致”,任何细节都可能成为化解矛盾的突破口,为后续工作筑牢根基。范南村学员举例发言,村里的老百姓投诉某企业夜间噪音扰民,实际上该企业夜间不生产。经多方收集信息及走访,最终找到投诉问题的根源----厂群双方因土地租赁矛盾而以环保问题投诉。村干部因势利导协调双方矛盾,避免了越级投诉。

海门:环境纠纷怎么解?基层治理大家谈!344.png

“光查清事儿还不够,得让老百姓信你。”四甲镇环境志愿者赵敏笑着说,前些天她上门调解养猪场异味纠纷时,看到投诉人老大爷正在搬晒门口的玉米,她立即搭手帮忙,就这一个小动作,大爷的态度立马缓和了,协调沟通时也好好说话了。用行动拉近距离,比说十句“我理解你”更管用。实训营学员们纷纷表示,调解人员要明确知道老百姓关心什么,在与老百姓的沟通中注重倾听诉求,以同理心传递理解与尊重,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被关注,从而搭建信任桥梁,营造良性调解氛围。

据了解,本次“群众工作实训营”采取集中授课+个人自学+以案释法+经验分享的形式,把《信访工作条例》《生态环境信访工作办法》融进环境信访案例,手把手教学员们怎么用法治思维化解环境纠纷。8月起,学员们还将深入开展调解走访,走进群众倾听心声、记录诉求,形成走访调解案例,供后期小组交流分享,通过凝聚集体智慧的做法从而推动全镇基层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下一步,海门将持续加强法治信访的业务指导,让环境纠纷调解工作人员既懂法规又通人情,引导老百姓“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纠纷靠法”,让环境纠纷在基层就能得到妥善解决,让法治的种子在基层生根发芽。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