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立秋后天气呈现显著的“双面性”:白天气温依旧居高不下,“秋老虎”持续发威;入夜后凉意渐生,“凉燥”悄然来袭。这种“昼热夜凉”的特点,使得市民在养生保健上需要兼顾防暑与防燥。
据介绍,立秋后人体毛孔逐渐闭合,若此时仍长时间吹空调、贪食冷饮,易使寒气侵入体内,引发感冒、腹泻等问题。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中医师陈爱佳告诉记者:“‘秋老虎’带来的残留暑热会导致口干、心烦等不适,而夜间低温则可能引发呼吸道干燥,出现干咳、鼻痒等‘凉燥’症状。此时养生白天需防贪凉,夜晚要注重保暖,尤其要避免空调直吹或深夜开窗睡觉,防止寒邪入侵。”
在饮食调节上需讲究“分时施策”。立秋后人体脾胃功能相对较弱,应避免过量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可多吃葡萄、柠檬、山楂等酸味水果以收敛肺气。“很多人误以为立秋后要立刻进补,其实此时脾胃功能尚未适应,建议先以山药、莲子煮水等‘清润’方式过渡,兼顾健脾与防燥。”陈爱佳提醒。
此外,起居运动方面,立秋后应调整作息,每晚9至10点入睡,清晨5至6点起床,午间可小憩20分钟左右缓解秋乏。运动需遵循“收养”原则,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阳气外泄,可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项目,或在傍晚散步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