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一不吃 二不急 三不做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3日 点击数:

昨日迎来大暑,作为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此时高温潮湿交织,雷暴台风多发。医生提醒,此时养生需紧扣防暑、祛湿、防寒三大要点,做到“一不吃、二不急、三不做”,顺应节气特点调养身心。

“冬吃萝卜夏吃姜”是民间常说的养生俗语,进入夏季后不少市民会刻意多吃姜,但大暑吃姜有讲究。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中医师陈爱佳说:“大暑高温高湿,早上吃姜可助阳气升发、散寒湿,顺应人体阳气外浮的天时,利于排寒。而下午和傍晚阳气内收,此时吃姜会扰乱气机,反而影响抵抗力,因此吃姜以早晨为宜。”

大暑昼长夜短,早起有助于养护阳气,但起床切不可过猛。陈爱佳提醒:“睡眠时人体代谢放缓、血压偏低,猛然起身易引发直立性低血压,可能出现头晕、眼前发黑,随后血压骤升,增加心脑血管负担。建议遵循‘3个30秒’原则:睁眼躺30秒、坐起停30秒、床边静坐30秒,给身体90秒缓冲时间,降低意外风险。”

高温天补水同样忌“急”,短时间大量饮水会加重脾胃运化负担,心脏不好的人还可能诱发不适。“正确做法是小口慢饮,水温以30℃左右为宜,每次100~150毫升,间隔10分钟左右,让身体逐步吸收。”陈爱佳说。

此外,大暑养生还需做到“三不做”。陈爱佳强调:“一是不做大量运动,可选八段锦、太极拳等温和的运动项目,以微微出汗为度;二是午睡不超30分钟,过长易致醒后疲惫、夜间失眠;三是不盲目进补,此时易气阴两伤,忌用滋腻补品,可选用山药、百合、银耳等甘凉食材,搭配西洋参、麦冬等益气养阴,兼顾清热与滋补。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