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打造版权保护“海门样板”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昨日,记者从区新闻出版局获悉,我区心愿家纺有限公司获评2020年省版权保护示范单位,其“甜心”“玫瑰人生”等9件原创作品被定为省优秀版权作品产业转化重点项目。此外,2019年被评为省版权保护示范单位的紫翔龙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其原创作品“新中式家具”系列的餐边柜、单人沙发等49件作品同样荣列2020年省优秀版权作品产业转化重点项目。据了解,我省确定优秀版权作品产业转化重点项目尚属首次,全省仅36家企业入选。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加大版权保护工作力度,我区企业紧随其后,纷纷亮出各自的“原创设计”申请版权保护,政企合力,共同打造版权保护工作的海门样板。

为企业创新发展护航

昨日,记者走进心愿家纺有限公司,车间内,电动缝纫机混杂着传动履带发出的声响,呈现出一派红火景象。楼下,公司设计部则是安安静静,设计师们坐在电脑前,绘图、打样,或拿着样品比对、修改……

该公司员工吕富标有着20多年的家纺花型设计经验,作品数不胜数,几乎年年都能创造“季度爆款”。他正在电脑上设计下一季度的“主打花型”。他介绍,十多年前,海门叠石桥家纺市场的企业、商户对版权的保护意识比较淡薄,侵权、抄袭现象严重,让设计者和重视原创的企业苦不堪言。但如今,像吕富标这样的原创设计师就不再头疼了。因为有了良好的版权保护机制,就算作品被抄袭也可以通过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挽回损失。“现在版权申请操作越来越方便,全部都在网上操作。”在心愿家纺,负责申报版权工作的张美华拿出一沓厚厚的版权证书说,“我们已累计申请版权600多件,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我们的设计师才能够专注创作,企业也能在创新发展的路上走得更有底气。”

为企业创造财富增值

在紫祥龙红木的加工车间,设计师曹冰一手拿着设计稿,一边与工人师傅交流着。曹冰说:“早前设计的作品曾多次被同行‘窃取’,不管对于我个人还是企业,都是巨大的损失。这种损失还不能完全用金钱衡量。”后来,曹冰被邀请参加了我区的一次“版权日”活动,在这场活动中,她从版权管理工作者那边了解到版权保护的重要意义,也知道了如何去为自己的设计作品上一份“免费保险”。回去后,曹冰把版权保护的知识告诉了公司里的每一个人。

如今,在紫翔龙红木公司的一面展示墙上,半个墙面挂满了被裱框好的版权证书。紫翔龙董事长姜玉忠说,版权对于企业的财富增值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他解释道:“有形的财富是指我们的原创作品受到了法律保护,即使被侵权,也能挽回损失。无形的财富是指企业对待创新的精神,它能让客户看到企业重视文化、重视原创设计,这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无法估量的财富。”

版权保护形成良性循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我区共有2个省版权示范园区,5家企业先后获评省版权保护示范单位。在区委、区政府强化政策引领,企业、个人全力执行的浓厚氛围中,我区已逐步形成了版权保护的良性循环。在心愿家纺和紫翔龙红木两家企业,均出台了版权管理制度,还分别设有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的专项费用,用于著作权、产品登记、专利等的管理、保护、培训、审查、维护等。“版权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石。”海门心愿家纺、紫翔龙红木的负责人面对采访,不约而同地说了这句话。

既要宣传到位,也要把知识灌输下去。今年以来,我区紧紧围绕“强化版权治理,优化版权生态”主题,广泛普及版权知识,让社会公众更好地认识版权、重视版权、创造版权、保护版权和运用版权,在全区范围内不断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实守信”的创新文化氛围。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新闻出版局局长姚继伟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应努力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全球版权治理,讲好海门版权故事,打通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全链条,同时进一步加强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能力,推动形成全社会保护版权的良好氛围。”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