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海门新闻>>正文内容

海门经开区新增长点成工业稳增长“中流砥柱”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1日 点击数:

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经济发展持续展现强劲韧性,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破浪前行。1至7月,海门经开区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达323.3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规上工业开票销售282.2亿元,同比增长5.4%。

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是项目建设“加速跑”、技改升级“提质效”、科技创新“强引擎”共同锻造的新增长极。年初,海门经开区精准筛选出52家“潜力股”企业纳入新增长点培育库,这些企业均为近两年竣工投产、完成技改投入或实现科技创新能级跃升的佼佼者,预计年新增销售超2000万元。海门经开区通过“一企一策”挂钩联系、常态化走访服务、精准化政策激励等组合拳,推动企业产能加速释放。1至7月,52家新增长点企业合计实现开票销售超100亿元,占规上工业开票销售的四成左右,成为工业经济稳增长名副其实的“中流砥柱”。

竣工项目全面投产,产能释放跑出“加速度”。从上海引进的纳琳科新材料(南通)有限公司堪称“速度标杆”。该公司2022年签约落地,去年竣工投产后迅速进入发展快车道。作为专注于PET功能性光学薄膜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纳琳科正全力打造年产2.5万吨的全球最大窗膜生产基地。企业在深耕新产品研发“无人区”的同时,积极拓展市场,1至7月开票销售达9500万元,同比增幅飙升,以“纳米级”的精准,展现出迅猛的增长速度。

台资企业金益成(南通)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同样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其总投资5亿元的年产8000万支智能轴心项目于2022年6月动工,去年全面竣工投产后产能迅速释放。1至7月,公司实现开票销售9400万元,同比增长153.6%。

项目引擎持续轰鸣,发展后劲不断蓄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离不开新项目的汩汩注入。海门经开区始终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头号工程”,以“虎口夺食”的拼劲抓招商,以钉钉子精神推项目,力促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拔节生长、开花结果。仅上半年,就有13个重大工业项目成功签约,19个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其中投资超5亿元项目达10个,为工业经济的巨轮行稳致远筑牢“压舱石”。

技改创新“双翼齐飞”,企业转型活力迸发。技改投入是企业提质增效的“加速器”,海门经开区紧抓这一“牛鼻子”,鼓励企业在设备升级、工艺创新、智改数转、新品开发上加大投入。目前,全区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超5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达113家,9家企业荣登“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榜单,创新矩阵持续扩容。

尤为亮眼的是龙头企业的转型实践。海门经开区首家开票销售超百亿元企业——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深植科技创新基因,推动产品开发、技改投入与智改数转深度融合,核心竞争力持续攀升,1至7月开票销售71亿元,同比增长2.9%。南通中远海运重工装备有限公司凭借新产品成功开拓新市场,1至7月开票销售6.7亿元,同比增长38.8%。赐宝新型薄板(江苏)有限公司通过设备升级激活发展动能,前7个月开票销售3.7亿元,同比增长47.3%。上海建工钢结构(江苏)有限公司在建筑钢结构市场低迷期主动求变,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工业模块、海工装备、港口机械等新领域,1至7月开票销售成功突破13.5亿元,以“变”应变闯出新路。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