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机甲“小黄人”,带电“炎”值战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1日 点击数:

清晨5:30,当整座城市还未完全苏醒,国网南通市海门区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带电作业班的工作人员已在月亮湾小区东侧的作业点准备就绪。在带电作业工的指导下,记者尝试穿上厚重的绝缘服、绝缘手套,体验烈日下的暴汗一刻,而这样“全副武装”的状态正是这些被市民亲切称为“小黄人”的带电作业工的日常。

高温下带电作业的挑战

带电作业就是大家口中的“不停电作业”,是在电力设备检修或维护过程中,通过专业措施确保用户供电不间断的一种作业方式。据带电作业班班长张旭介绍,2024年海门全年带电作业次数已突破5000次,并且这一数字正逐年攀升,按照当前趋势,2025年大概率将突破6000次。这项作业能够有效减少因停电带来的用户不便,但对电力工作者而言,却是不小的挑战。

眼下城区用电需求密集,带电作业的频率也随之达到高峰。“穿戴全套绝缘装备干活,跟在桑拿房里蒸着没两样。”带电作业工周涛告诉记者。当前气温居高不下,错综复杂的电网就像一条条“发烧”的血管,线路温度本身比气温还要高出10℃以上,为高空作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夏天作业人员易疲劳易中暑,我们每辆车都配备了防暑降温的药品,并设置专责监护人在地面密切监护作业人员状况,确保人员安全。”张旭说。

当记者在烈日下站着不动就已经闷热难耐时,师傅们已在班前会后麻利地搬出各式工具。架设安全围栏、铺设防潮苫布、检查作业工具,动作神速、配合默契,仿佛高温热浪与他们毫无关联。

绝缘服里“蒸桑拿”

“带电作业分为绝缘手套作业法和绝缘杆作业法,今天的作业用的是绝缘手套作业法。”周师傅一边介绍,一边指着摆放在防潮苫布上的工具,其中最为醒目的就是被师傅们戏称为“黄袍加身”的绝缘服。“冬天不想脱,夏天不想穿”这句师傅们的玩笑话,在记者亲手拎起绝缘服时瞬间有了真切体会——带电作业班为记者准备的是未拆除网格衫的20kV绝缘服,重量堪比一件三合一冲锋衣。周师傅解释道:“这一件绝缘服分为三层,密不透风,与绝缘手套的层数相当,都是十分重要的绝缘防护用具。”

各项作业器材被有条不紊地搬上绝缘斗,施工现场安全要求严苛,随着绝缘斗缓缓升起至10米高空,斗内的作业情况我们只能通过远处的无人机航拍和周师傅身上的运动相机拍摄画面进行观察。师傅们精准调整工作斗位置,使其停在带电导线横担外侧的最佳作业点,随即展开一系列复杂操作,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细致。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阳光愈发炽烈,气温持续攀升。豆大的汗珠不断从师傅们的额头、鼻尖、脖颈滴下,工作服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成深色。当地面温度计显示突破40℃时,张旭告诉记者:“现在斗臂车里的温度至少有50℃,绝缘服包裹下的体感温度只会更高。”

作业进行到35分钟时,四名师傅下斗休息片刻,补充水分降温。最终经过90分钟的持续奋战,周师傅与三位同事凭借默契配合,顺利完成了线路升级改造。下斗时,师傅们已全身被汗浸透,最内层的白手套可以拧出水。

万家清凉的守护者

“我2006年开始从事电力工作,2017年取得配网不停电作业(简单项目)资格证,2020年取得配网不停电作业(复杂项目)资格证,从那以后就一直坚守在带电作业的岗位上。”对周师傅来说,在10kV配电线路上进行“高空绣花”般的精细操作,早已是家常便饭。

从简单工具、寥寥几人到如今专业工具完备、30余人的成熟班组,国网南通市海门区供电公司不停电作业中心带电作业班的力量不断壮大。只要有用电需求的地方,就有这群身着黄色绝缘服的“空中小黄人”忙碌的身影,他们用技术守护着电网的安全运行。

“这个工作不能有危险,必须做到一丝一毫的危险都不能有。”周师傅说出这句话时眼神格外坚定,这也是整个班组的共同信念。当“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被大家齐声喊出时,这句宗旨早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每一次高空作业、每一次线路检修的行动指南。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