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乡镇要闻>>正文内容

开发区加快打造创新发展强引擎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19日 点击数:

开发区加快打造创新发展强引擎,去年共引进科创项目37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15.6%,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去年以来,开发区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策应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围绕“制造强区、开放活区、创新立区、人才优区、融合兴区”战略,扎实开展招才引智系列活动,持续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完善创新创业生态,健全融合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取得新进展。

开发区加大科创项目招引力度,聚焦主导产业,招引具有核心技术的科创项目,去年成功招引的37个科创项目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超过10个。去年开发区引进的科创项目推进快,7个项目已正式投产且其中2个项目销售已进规,9个项目正在产品研发或试生产阶段,其余项目为在建状态。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去年7月,开发区进一步集中精力攻坚高企申报任务,组织专人专班对到期不复评、往年未通过、有知识产权的三类企业再次进行全面摸排和走访动员,2023年度共计完成113家高企申报,其中被推荐84家,通过认定61家,认定率超72.6%,高企净增数达35家,认定率和净增数均创历史新高。去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149家入库评价,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累计提交56个产学研合作项目备案;外专完成高端人才净增15个;浩丰生物、朗晖实业2家企业获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海赛未来进入省新型研发机构列统。

开发区加大科创载体建设。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顺利“去筹转正”,是去年省科技厅立项公示的2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武珞电子信息科创园在2022年度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中获评优秀。积极指导珞迦之鹰众创空间申报国家级众创空间、海智众创空间申报省级众创空间。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科创园和华美信息产业园建设,目前均已完工,相关入驻项目已在紧锣密鼓对接推进之中。定位智能制造的东久智造产业园,主体结构工程已完成,定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康佳产业园,主体结构已封顶。

开发区加大大院大所招引力度。去年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海门)分中心、武汉大学微电子研究院、上海交大技术转移中心(海门)创新服务基地、上海浦东软件园(海门)创新基地等平台相继签约落户。东大技术转移中心自落户以来,已于去年7月开展了首次产学研对接活动,在开发区企业可能面临的技术难题和东大最新研究成果之间架起了直接交流平台,同时,深度走访江勤美、恒嘉环保、纳琳科新材料等16家企业,帮助企业分析目前的技术壁垒和发展方向,推荐相关专业领域教授并建立互通机制。

开发区还精心组织“謇公湖杯”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人体精密测量专场赛等“招才引智”系列活动,协助组织部完成“海智杯”“东洲智行”等人才活动。杨文龙、杜辉等11个项目入选“东洲智荟”,其中7个项目已经基本达到要求,刘社文等11个项目入选“东洲英才”;吴子俊、夏江宁等2个人才项目入选南通“江海英才”,岳远贺在南通“江海英才”创业大赛获三等奖;岳远贺、龚雷锋等5个项目入选省“双创”;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26人,自主申报入选3人,配合申报入选3人。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