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成伟赴正余镇、余东镇等地,走访联系农业线人大代表,听取代表们的意见建议,调研规模化农业、品质农业发展路径。
成伟首先来到正余镇青正村,听取镇人大代表、青正村党支部书记仇栋敏关于青禾杂粮专业合作社的有关情况介绍。该合作社种植、收购和销售各类特经杂粮,主要产品有黄豆、花生、赤豆等,2014年至今先后投入700余万元,建设保鲜库房、包装车间等配套设施,形成一定规模,去年销售额达到8000万元。成伟肯定了合作社在规模农业发展方面作出的努力,并指出海门一方水土孕育出的如香沙芋、四青作物等传统产品,在口感、品质上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要进一步放大产品价值,做大做强如颐生酒业、泰森食品等龙头企业,深度谋划链式化产业格局,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探索与文旅机构合作,打造具有海门特色、有文化、有品质、有效益的品牌农业新路子。
邢柏村是我区八个入选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培育名单的村,成伟走进该村党性教育室,与区人大代表、邢柏村党委书记赵志平交流沟通。他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把高标准农田规模化作为重点,邢柏村要在500亩连片高标准农田规模化推进上下功夫,为农业提质增效奠定基础。要围绕乡村振兴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方面,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利用好规划释放土地空间,保障农业配套建设项目和公益配套等微用地上图。成伟随后来到富民村,听取区人大代表、富民村党支部书记俞新关于富民村农业产业发展的介绍。成伟说,近年来富民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始终走在前列,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求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广大基层代表要做实事,要把农民的利益摆在首位,切实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区人大代表、春野家庭农场负责人姜丽春是新型职业农民,成伟等人走进他的农场田间地头里,了解他从事农业以来的感悟体会。成伟鼓励他再接再厉,积极适应消费结构分层需求和高端化的趋势,破解产业链信息不对称等瓶颈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上走在前列。
在走访中,成伟指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有关职能部门要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加强政策研究和顶层设计,为农业规模化、品质化经营提供资源、要素保障,积极引导民间资本、企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开发利用,发展适合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路建设要进一步突出产业路、观光路、幸福路,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线的人大代表,要在规模化生产、产品销售、龙头带动等方面不断钻研自身技术,把好产品的质量关和安全关;要积极投身到农村三级以下河道治理、被撤并乡镇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民建房办证等工作中,多听取群众意见愿望,切实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建言献策,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人大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