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是海门港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如何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好“十四五”规划,全面开创海门港新区发展新篇章?昨日,记者采访了海门港新区党工委书记黄卫国。
黄卫国说,海门港新区在“十三五”期间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通州湾打造江苏新出海口等重大战略机遇,突出高质量发展工作主题,瞄准“大通州湾建设核心区、海门高质量发展增长极”目标,以港产城融合发展为核心,以港口开发为支撑,以重大项目为抓手,以城市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跻身省级开发区行列。通过5年努力,实现主要指标占海门“半壁江山”,成为大通州湾核心区。全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的区中园,培育壮大规模以上企业,打造大项目集聚示范区、集疏运物流核心区、海门城市副中心、宜居宜游度假区。
“围绕目标定位,海门港新区将实施五大战略重点。”黄卫国说,“分别为高点定位园区规划、大力实施港口开发、重点打造特色产业、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系统谋划总体发展规划,围绕通州湾发展总体规划,按照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精品化的开发要求,委托知名公司对园区进行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将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全面融合,迅速启动编制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规划,为新区经济发展腾出空间,提高重特大项目承载力。不断强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重点围绕“现代钢铁产业园”“临港装备制造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工业绿岛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五大特色园区开展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加快港口码头建设,高标准推进海螺码头、政府公用5万吨级通用码头等重点工程建设。深化一类开放口岸建设,以2万吨级通用码头口岸开放为引领,进一步推进港区一类开放口岸申报工作,扩大港区水域开放范围。加快推进集疏运体系建设,抢抓契机,积极对接海门和通州湾规划,全面构建内通外联的现代交通网络。
围绕新区正在和即将构建的产业发展格局,突出上海、苏州、常州、深圳等重点区域,通过以商招商、精准招商等方式,加快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产业关联度大的龙头项目和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聚良好态势。加快实施商业开发、拆迁安置,构建生态宜居家园。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第一抓手”和“红色引擎”,围绕“党建+”推动基层党建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把党建这个“最大政绩”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绩有机统一,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