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乡镇要闻>>正文内容

开发区创新转型助力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刚刚过去的2023年,开发区发展新动能加速构建,创新转型亮点纷呈: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去筹转正,并入选省科技计划专项资金拟立项项目,实现南通市在该类项目立项“零”的突破。招商局重工极地邮轮获评“中国工业大奖”(南通唯一),下水我国首艘智能型FPSO和全国最大海缆施工船“启帆19号”。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数量为历年总和,75家企业获评创新型中小企业,23家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企业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企业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2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企业获评“江苏精品”称号……

2023年,开发区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全面开展经济运行百日攻坚,实施存量企业扩产能、项目签约、供地项目竣工投产等11项攻坚行动,推动经济运行量质并举。定期召开月度评估例会,强化指标监测、运行调度,出台“关于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奖励办法”,鼓励企业做大做强。组建服务业办公室,专班攻坚服务业项目招引、企业培育壮大,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成立综合治税专班,出台“综合治税工作激励机制”“扶持制造业加工(外包)劳务企业的激励措施”等优惠政策,多家公司、外包队伍税源本地化。2023年,开发区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的增长区间。

企业服务优化升级。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商会会员大会,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组织开展“惠企政策宣讲团”政策宣讲活动,让各类惠企政策直达企业,全面提升企业服务中心效能,收集办理企业各类诉求156条,完成49家企业租赁入园。推进全员挂钩企业制度,强化园区机关干部挂钩服务规上企业效能,街道村居干部按片区对规下企业、批零住餐实施网格化管理服务,形成“挂钩结对、每周报到、全面包办、就近服务”四项机制,发放服务企业联系卡,实现企业“全覆盖”。召开租赁企业协调会,盘活约15万平方米闲置厂房并纳入管理体系,“腾笼加鸟”引入优质企业。常态化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7个项目享受“打包审批”便利,有效节约环评办理时间。

科技创新着力突破,组建开发区科创委专班,攻坚科技招商、高企培育。坚持培育科创生态,举办“謇公湖杯”创新创业大赛,其中6个大赛获奖项目成功落户,承办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人体精密测量专场赛,着力招引优质医疗器械类项目。充分发挥大院大所牵引作用,浦东软件园海门创新基地、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武汉大学微电子研究院、上海交大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相继签约落户,持续集聚科创资源。万高药业两款药品入选国家新冠感染对症治疗药物,通光电缆助力C919建造,万高药业成功过会,美莱达科技、三鑫电子入轨签约。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