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乡镇要闻>>正文内容

主动作为挑重担 锚定目标勇争先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刚刚结束的区委全委会对开发区新一年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开发区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全会精神,以区委打造“一示范四城市”为引领,以“提升发展首位度,增强全区贡献度”为目标,以“重大项目攻坚年”“产业转型突破年”“功能配套优化年”为抓手,抢挑重担、多作贡献,全力以赴、加压奋进,着力打造“北上海”“新苏南”先行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桥头堡。

聚焦“大项目”,提速发展“增动能”。切实强化“项目为王”理念,激发招商活力,构建“专职招商、全员招商、全民招商”的大招商格局,用好“一名分管领导、一个重点产业方向、一支招商队伍”的招商机制,班子成员带队引领全员招商。全面启用“招商管理系统”,动态更新项目信息,实时把控招商进展,确保“天天有会谈,周周有签约、月月有开工”。聚焦强链项目,围绕“高技术船舶海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三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医疗”三大新兴产业,聚焦“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市公司、本土大企业上下游企业、产业图谱企业”,用好咨询机构、行业协会、校友会、商会资源,全面挖掘信息,猛攻超10亿元重大项目、优质外资项目,在重特大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强化项目推进,“一项目一专班”提升重大项目全周期管理效能,强化多部门集中会办制度,深化容缺预审、并联审批、集中会办、帮办代办“四项机制”,专班突破能耗、用地等瓶颈,紧盯审批手续、倒排时间节点,在实现上海电气首片产品下线的基础上推动全面投产,推进惟铮电子、精科华盾等成熟项目“拿地即开工”。

培育“大产业”,全力以赴“挑重担”。坚持产业引领战略,培育壮大企业梯队,切实提升产业能级。强化大企业培育,大力实施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建立从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到单项冠军的企业发展梯队。开展服务业攻坚,总量能级大提升。实体化运作服务业办公室,整合园区、街道资源开展攻坚行动,主体引培大突破。围绕主导产业、高端配套,依托謇公湖科教城等载体和主城优势,大力培育数字经济、科技服务、现代商贸、文化旅游四大服务业集聚区,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互促并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做优企业服务,有效利用原海隆重机宿舍打造滨江工业邻里中心,在富江片区建设工业邻里中心提升片区综合服务功能,让企业享受“家门口”的服务。优化挂钩服务机制,在建立“挂钩结对、每周报到、全面包办、就近服务”四项机制基础上,探索实施片区化企业服务,实现各类企业“全覆盖”。

建好“大配套”,完善功能“优形象”。把提升城市化水平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加快建设现代化开发园区大平台。加快片区建设,高标准推进謇公湖科教城建设,加快建设湖畔商业街区,推动洲际酒店、足球俱乐部综合体建成投用,打造梦幻江湾文旅地标,提升改造謇公湖雕塑小品亮化。运用省级足球特色小镇运动资源,承办中乙等国家级、省级比赛,举办“奥特曼嘉年华”“文旅夜市”等活动,推动“生态景区、科教湖区、人才社区”深度融合。提升载体能级,推动存量载体精准招商。积极引入专业化运营团队,提高謇公湖科创中心、复旦科技园等载体能级,有效发挥浦东软件园创新基地及上海交大、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牵引作用,推动集微产业创新基地、拓鸿产业园建成运营,规划建设中小企业产业园二期,加快落地医疗器械产业园,实现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现代金融、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壮大。完善配套功能,科学编制滨江片区水系、管道等基础规划,谋划工业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规划综合材料循环利用中心(工业绿岛),加快热电厂、謇公湖变电站建设,推动东江花园人才公寓开工,完善高质量、多元化的生产生活功能配套。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