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乡镇要闻>>正文内容

优产业 引活水 抓配套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企业科技创新成果频频,重特大项目纷纷“开花结果”,产业发展再添新动能……盛夏的“江湾”,处处焕发勃勃生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作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对外开放窗口、科技创新高地,海门开发区如何在这非凡之年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优化产业,拓宽高质量发展新赛道

走进总规划面积195.5平方公里的海门开发区,上海电气光伏电池及组件、纳琳科纳米新材料、平谦国际现代产业园、中小企业科创园等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一座未来产业新城的轮廓逐渐清晰。

近年来,海门开发区在打好“龙头引领、园区集聚、低效整治”组合拳的同时,重点发展高技术船舶海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三大主导产业,编制完善《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暨产业发展规划》,细化产业细分领域,打通产业落地规划路径,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子落而满盘活。明确产业方向后,海门开发区持续发挥龙头企业引领辐射作用,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今年上半年,招商局重工极地邮轮获评“中国工业大奖”,下水我国首艘智能型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船);中远海运重工装备、江苏亨通电子线缆科技等5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5家企业获评创新型中小企业;通光电缆助力C919国产大飞机建造……

“近年来,我们通过全力招引头部项目,在产业布局上进一步优化,将经济增长动力聚焦大企业和科创型企业,加快产业发展模式向智力支撑型、技术支撑型转变,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全面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海门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引入活水,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招商引资就是第一抓手、头号任务、优先工程,是真正意义上的“源头活水”。

在海门开发区,招商部门聚焦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全面拓展渠道,打好驻点招商、委托招商、以商引商“组合拳”,举办平谦外商嘉年华、柯尔柏供应商大会、高技术船舶海工论坛等活动,深化与上海科创投、德同资本等基金公司、专业机构合作。实施链主企业招商和产业链招商,深化驻点招商,加强内部挖潜,精准招引了一批具有产业竞争力的补链、延链、强链关键项目。

同时,开发区充分挖掘企业、商协会、乡贤等资源,强化全员招商,将各部门、个人招商引资任务纳入绩效考核,发布双周招商简报、月度龙虎榜,设立突出贡献奖,评选“招商之星”,形成“全员大招商”的浓厚氛围。今年上半年,海门开发区已完成签约重特大项目1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个,招大引强成效明显。

打造企业落地“强磁场”,需要招商与服务“双向发力”。海门开发区通过构建“准入、供地、报建”三步走模式,做到“拿地即开工”极速审批,高效赋能企业创新发展。

“今年3月初完成土地摘牌,3月底取得施工许可证,次日施工单位即进场,计划2024年第三季度建成投产。”在海创智能装备制造项目施工现场,负责人对“江湾速度”点了一个大大的赞。为确保海创项目领跑开工建设,海门开发区多次将工程例会开到项目现场,列出项目前期手续及要素保障清单,充分做到了快动迁、快供地;同时运用多种措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急需协调解决的问题,为项目进度上发条、赋动能。

完善配套,勾勒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产业强则经济强,配套兴则区域兴。当下,海门开发区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配套功能。

“开发区以低效工业用地盘活为基础,坚持空间腾拓、平台提能、项目引落、产业转型;与此同时,全面统筹要素资源,不断完善功能建设,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全力打造生态景区、科教湖区、人才社区。”海门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南通海门与上海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一直是我们集团特别关注的区域。上海电气集团将共享发展新机遇,聚焦本地产业链需求,充分发挥理念、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合作空间,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冷伟青表示。

沿着黄浦江路往南,对外开放的海门体育中心和謇公湖生态公园成了市民的休闲好去处;洲际酒店、凯悦酒店加速建设中;工业污水处理厂、人才公寓等配套建设正逐步形成……可以预见,一座现代化产业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