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包场镇各村居的网格员、志愿者完成了对全村田块、河道拉网式巡查,标志着全村秸秆禁烧禁抛工作已全面结束。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工作,通过“技防+人防、网格员包片、党员包组、组长包户、压实责任”的网格化管理,实现了“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不出现一块黑斑”的目标,圆满完成2023年夏季秸秆禁烧禁抛工作任务。
天西村
强化网格管理、压实工作责任。今年全村种植油菜、小麦1900余亩,秸秆禁烧任务艰巨,天西村党总支高度重视秸秆禁烧禁抛工作,提前谋划,在油菜种植期间,对清运不便的田块,引导农户种植其他农作物。自新区秸秆禁烧禁抛和综合利用动员会召开后,天西村随即召开了村两委会议,又组织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召开了专题会议,制定秸秆禁烧方案,对秸秆禁烧禁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成立了村秸秆禁烧禁抛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了村书记负总责,村“两委”干部每人包一个网格、党员包组、村民组长包农户的包保责任机制。村委会又与各网格、小组、种植大户逐级签订禁烧责任书,明确落实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层层抓落实,坚决防止焚烧秸秆和乱抛秸秆现象的发生。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禁烧氛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网格员、退役军人、老党员走组入户发放《给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的同时,广泛张贴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通告,在村主要道路悬挂横幅,流动小喇叭走遍全村田间地头,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等,反复向村民宣传秸秆禁烧禁抛的意义及秸秆还田带来的好处,以减少禁烧禁抛工作阻力,将政府禁烧禁抛的决心和信心传达给农户,形成宣传全覆盖,使禁烧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人有责。
坚持疏堵结合,全面落实督查。天西扎实推进秸秆禁烧与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机结合,以秸秆有序处理推动各组沟河塘、主干道路、房前屋后的环境提升;广泛宣传动员村民不焚烧秸秆、不乱堆乱放,不乱抛乱丢、综合利用做有机肥、养羊户作为饲料、秸秆还田、帮助困难户机械化收割油菜,鼓励村民合理有序对秸秆进行集中堆放、清运和处理。
友谊村
2023年夏收以来,友谊村组织强有力的班子,硬化措施,采用多种手段强势推进,定期组织各方召开禁烧工作推进会,使秸秆禁烧工作深入人心,成为广大村民的自觉行动。由于夏季秸秆禁烧工作的宣传发动入心、责任落实严格、督导查处到位,全村禁烧工作亮点多多,实现了“未点一把火、未冒一处烟”的目标。
友谊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动员网格员、老兵、巾帼志愿者等力量加入秸秆禁烧队伍,利用退职老干部的威望,鼓励他们参与宣传及志愿巡查,成效很显著。连日来,网格员和村民组长带着小喇叭走村入户,积极开展流动宣传,同时微信、横幅等方式齐上阵,让村民了解禁烧秸秆的危害和禁烧的重要性,提高村民生态环保意识;禁烧巡逻队负责每天不定时对全村范围进行巡查,一旦发现露天焚烧秸秆行为,就能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同时帮助缺少劳力的留守家庭运送秸秆,与村民做好沟通,引导村民用正确的方式处理秸秆。
油菜、小麦收割的时节,友谊村克服侥幸心理和消极厌战情绪,抓责任落实,细化分解任务,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逐户发放宣传明白纸,让村民们了解秸秆禁烧政策,做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利用无人机开展秸秆禁烧巡查,将“人防”和“技防”紧密配合,高效推动秸秆禁烧工作。
青年志愿者们一边用无人机进行巡查,一边对种植大户进行秸秆还田政策补贴宣传;以秸秆清运为重点,做到秸秆离田、离沟、离生产路,解决秸秆乱堆乱放、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切实做到田间地头无散落秸秆,把秸秆焚烧隐患降到零风险。
下一步,各村居将继续加强网格化巡查工作,落实禁烧禁抛常态化,责任与措施落实到位,真正做到认识到位,切实有效提升全村生态环境质量,确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