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没有项目,就没有产业,就没有产业链的生成和集群化发展。作为全区经济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特别是海门制造业经济的“压舱石”,历经10余年发展,海门港新区已形成了精品钢、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三大主导产业,是各类优质企业集聚发展的高地。近年来,海门港新区坚持产业招商,链式发展,牢牢扭住产业链这个牛鼻子,在“强链补链延链”上下功夫、见成效。但无论是产业集群的打造,还是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延链,都难以一蹴而就,需要谋定而后动,精准招商,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此,海门港新区精心编制产业招商地图,重点瞄准产业链空白点抓招商,对精品钢、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支柱产业明确产业招商链条,围绕做大产业集群引进相关项目。
以精品钢产业链招商为例,海门港新区充分发挥链主企业中天钢铁(南通)有限公司的带动引领作用,强化以商招商,从为其基础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入手,开展补充式、填空式招引,将优势产业进一步强化延伸,先后吸引南康钢结构、中新工业绿岛、润天高性能掺合料、大庚特种不锈钢板材深加工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项目落户,带动关联投资达200亿元。如今,海门港新区从炼铁、炼钢、轧钢到蒸汽、热能、水渣、钢渣等副产品深加工和固废资源化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条已初具规模,仅链主企业中天钢铁(南通)有限公司一期一步项目2022年首年投产产值已超过150亿元,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300亿元,千亿级精品钢产业集群的未来潜力无穷、后劲十足。
江苏振江新能源装备20MW海上风电设备制造项目是海门港新区强链补链延链的另一典型案例。近年来,我国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全力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其中,以风能为主的清洁能源成为政策发力点和重要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双碳”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的指引下,开发海上风电是我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而海上风电设备制造产业链长,集合了当代高端装备制造的顶尖技术,是最能体现高端技术创新的可再生能源领域之一,通过产业配套及产业组合,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依托得天独厚的港口、土地、产业等优势资源,海门港新区提前谋篇布局,深耕细作数年,先后引进总投资50亿元的艾郎风电、总投资20亿元的通光高端海底电缆等一批重大项目,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在海门港新区这片热土上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艾郎风电一期项目从动工到试生产,仅用了8个月,不仅实现当年签约、当年投产,创造了项目建设的“海门港”速度,更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落地,串点成线、集群集聚。今年6月4日,总投资50亿元的振江新能源项目正式签约落户,这一从首次见面到正式签约仅用时一个月的重大项目落户,标志着海门港新区已形成集风力发电机、风机结构件、风机总装、叶片生产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生产格局,未来可实现海上风电高端先进核心装备全部海门港造,海上风电装备制造领域优势进一步扩大。
引进一个、带来一批、辐射一片,通过链式招商释放“葡萄串”效应,海门港新区正吸引优质企业纷至沓来,进而带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稳稳撑起经济发展基本盘。接下来,海门港新区将深刻领会、牢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期间强调的“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重大要求,继续突出产业招商、链式发展,持续发挥龙头项目的引领作用,重点围绕精品钢、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开展“强链补链延链”工程,加快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资源消耗少、产出税赋率高的龙头项目和配套企业,下功夫加快构建上中下游产业有效衔接、功能配套完善的现代化产业集群,努力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的“底盘”,为海门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