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畅、安、舒、美”的农村公路目标,今年以来,包场镇多措并举,按照“净化、序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六化标准,积极推进“路长制”工作落实,从专业保洁、硬化接口、完善安全标识等方面入手,织牢路域环境发展网,当好群众的公路管家,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深入贯彻实施海门区“路长制”考核办法的相关规定,7月3日下午,海门农路办来包场镇实施“路长制”半年度考核,建设局相关同志陪同参与考核工作。
考核组一行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农村道路保洁和镇“路长制”的实施工作,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听取包场镇关于“路长制”实施开展情况汇报、翻阅镇和村相关台账资料、随机抽取辖区内农村道路进行现场实地检查。
此次考核工作,考核组充分肯定了包场镇前期的“路长制”工作,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系列问题,如农村道路建管养宣传力度不够、台账资料部分缺失和农村道路指示牌未及时恢复等情况。
考核组针对不足,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健全“路长制”运行机制。全面强化“路长制”常态化工作机制,建立“有队伍、有场所、有制度、有经费、有台账”的“五有”长效运行机制,实行“巡查—反馈—处置—督查—通报—考核”“六步”管理流程,扎实推进了农村公路管理体系规范化建设。二是要促进农村公路养护效能提升。健全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经费保障机制,并始终坚持“有路必养、养必优良”的原则,对农村公路大中修等专业性工程,交由专业化队伍实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全面提升公路养护质量。三是要加大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充分利用宣传册、微信平台、入户宣传等渠道,全方位宣传“路长制”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到“路长制”工作中来,形成共建共享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