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为提高全民海洋思维,助力海门港新区海洋保护与发展,包场镇人民政府、江苏海门蛎岈山国家级海洋公园管理处联合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成功举办了海港码头实地参观、水生生物人工增殖放流及科普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海洋日活动。
港口风光展现新区特色
在中天数控中心,讲解员为包场高中的师生们生动介绍了数字中心的运用模式,师生们惊叹于高新科技打造下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充分显现了运用智能科学提升港口管理的优势。在中天海港码头4#泊位,讲解员介绍了中天绿色精品钢的锻造原理以及海港码头的重要运输功能,同学们纷纷拍照留念。
在海润达码头,同学们认真听取专家讲授港口码头的发展历史以及未来规划,了解到海润达港口的主要生产内容及特种设备,让他们从书本中走进现实。
增殖放流助力生态保护
2023年东灶港作业区支线航道工程水生生物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在黄海之滨举行,包场镇党委书记、海门港新区党工委书记黄卫国出席并致辞。南通市农业农村局、蛎岈山国家级海洋公园管理处、南通海警局海门工作站、海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门生态环境局、海门区农业农村局、南通公证处、海门港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同志,育苗单位以及新区部分企业代表,学校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黄卫国强调,海门港新区因海而生、因海而兴,关心海洋、爱护海洋、经略海洋既是新区建设江苏沿海明星园区的基本要求,也是贯彻落实海洋强国战略的应有担当。近年来,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深入推进经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持续开展污染防治攻坚、高标准建设沿海生态景观带、积极开展海洋生态监测、修复等工作,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坚决守护江海生态本底,全力打造绿色、生态、低碳的现代化园区。
放流活动有序开展,现场的嘉宾和师生积极投入放流活动中,一尾尾鲜活跳动的鱼苗涌入大海,带着人们对维护生态环境生机活力的美好希望,为海洋发展再添生机。此次活动共投放梭子蟹649万只,黑鲷243万尾,将一定改善新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实现渔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知识竞赛秀出个人风采
在江苏省包场高级中学,包场镇有关代表、企业家代表及教师学生代表参加了202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题科普知识竞赛活动。比赛中,主持人幽默风趣,学生们踊跃表现,必答题的紧张、抢答题的刺激、演讲题的文思泉涌,让全场惊叹不已。参赛选手踊跃答题,积极互动,在热烈的氛围中赛出了包场高中学生的水平和风采。
通过此次港口实地参观、人工增殖放流及海洋日主题科普知识竞赛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了解海洋,探索海洋的热情。同学们也深知建设海洋强国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们踔厉奋发,用理论知识武装头脑,用实现经验启迪思想,将保护海洋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用自己的微行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