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开发区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开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部署,紧扣“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二次创业再出发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大产业、大项目、大平台、大财税、大保障”五大攻坚行动,经济运行、项目建设、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产业发展稳中向好
一年来,开发区聚焦产业,壮大产业能级。发展高技术船舶海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三大特色主导产业,全年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应税销售445亿元,同比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149亿元,同比增长10.8%,限上零售额完成100亿元,同比增长8%,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24.22亿元,同比增长24%。全年预计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超60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8家,规上贸易企业30家,完成外贸进出口额120亿元。
一年来,开发区聚焦企业,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完成工业企业调查699家,累计摸排闲置厂房40万平方米,将建昊工业、融创电子、新嘉澍纺织绣品等企业整合形成产业园,规范管理,纳入招商体系,腾笼“加”鸟引入优质企业。设置企业服务大厅,配备企业服务专员,组织“把脉开方·助力营商”专项座谈会、“知政策促发展”惠企政策宣讲会、“我为营商环境献一计”“局长主任现场体验”活动,全年收集办理企业各类诉求279条,把服务做到企业心坎上。招商局重工获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交付中国首艘“运输+起重”一体化深远海风电施工船,通光光缆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亨通电子线缆、通光光缆、宝钢磁业获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企业获评市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宝钢物流有限公司通过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评定,万高药业、大艺科技成功报会,油威力液压在新三板挂牌。
项目招引提速提质
一年来,开发区聚焦招商,整合“6+2”招商体系,分产业、分地区设置6个招商分局,实体化运作招商中心强化“服务”功能,市场化运营招商公司打造“专精特新”团队。与高力国际、上海科创投、中汇金、时代伯乐等知名机构开展委托招商、中介招商、基金招商。举办数字经济发展专题招商会、上海外资企业高管互动沙龙,积极参加海门经贸洽谈会、海门(苏州)外资企业招商会等招商活动,全年累计签约项目43个,总投资超200亿元,其中重大外资项目5个。
一年来,开发区聚焦项目建设,新开工普热斯勒汽车零部件、纳琳科新材料、金益成精密轴心等13个超5亿元工业项目,提前完成海门区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圆德模塑、品一铝业等项目“五证齐发”实现拿地即开工。
科创水平不断提升
一年来,开发区聚焦科创,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发展,获评江苏省知识产权建设示范园区,“中南智创谷”“东洲青创”获评国家级众创空间,实现海门国家级众创空间零的突破。“武珞科技园”“海创智谷”分别获评省级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落户,垠坤海门未来汇、北斗智联产业园等载体签约入驻,出台“謇公湖人才计划”、开发区科技人才“10条新政”,高质量举办首届“謇公湖杯”创新创业大赛。
一年来,开发区突出企业创新主体,通光电子线缆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通光光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省级认定,万维新能源等7家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南通市级认定。全年引培科创项目21个,高企申报通过率、科小企业评价入库数量创历史新高。
基础配套补齐补全
一年来,开发区聚焦核心区发展,加快謇公湖科教城建设。科教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基本完成,洲际酒店开工,凯悦酒店土地挂牌,体育中心、足球俱乐部建成,江湾渔歌改造,全面推进生态湖区、产业园区和生活街区深度融合。2730亩謇公湖生态公园一期建成开园,1300亩张謇国际公园、1600亩南布洲湿地植物园等沿江生态景观带工程加快建设。
一年来,开发区配套功能不断完善。加快建设华美信息产业园、中小企业科创园,运营华为(海门)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工业污水处理厂即将投产,兄弟110KV变电站开工建设,謇公湖220KV变电站路径走向确定,启动鑫源热电厂迁建、综合材料循环利用中心项目,功能配套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