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区疾控中心获悉,新冠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也就是通常说的“第四针”接种开始。
上午,记者在海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防接种门诊看到,陆陆续续有市民前来接种(见图),他们中有小孩、有年轻人,还有老年人。今年76岁的周建鹏和老伴一起前来接种新冠疫苗第四针。他告诉记者,接种前三针都感觉良好,知道今天能接种第四针,就第一时间赶来了。“打完第四针没有什么反应,我前几次也没有什么反应。”周建鹏告诉记者。
第四针疫苗分为注射式和吸入式两种接种方式。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现阶段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接种时需要满足和第一剂次加强针间隔6个月及以上。打了“第三针”,为什么还需要打“第四针”呢?海门街道第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黄擎告诉记者:“接种新冠疫苗后,随着时间推移,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有所下降。接种第四针后,可以在短时间内激活免疫系统,重新获得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高水平中和抗体,更好地提升保护能力。”
目前,全区14家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防接种门诊,区二院、三院、四院、五院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成人预防接种门诊和海门利康门诊共19家单位继续作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点开展加强免疫接种服务工作。黄擎说:“考虑到海门新冠疫苗接种过程中,绝大部分受种者使用三剂次灭活疫苗完成了接种的实际情况,所以在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时,选择重组蛋白、腺病毒载体疫苗,或继续选择灭活疫苗,都是符合国家列举推荐的接种组合的。”
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出现重症死亡的高风险人群,因此更需要接种加强针。“老年人接种完加强针后,可以显著控制病死率,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后,病死率可以进一步降低。通过接种第二剂次加强免疫,可以让老年人在较快时间内提升抗体水平,更好提升保护能力。”黄擎提醒道。
需要注意的是,市民在新冠阳性期间无需接种疫苗,“阳过”的市民可在充分告知医生的基础上,在感染6个月后进行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