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位于海门开发区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长江盾构穿越工程现场,工人们正在拆除辅助盾构机工作的通风管、泥浆管等设备。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长江盾构穿越工程自12月3日贯通后,承担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长江盾构穿越任务的“畅通号”盾构机于12月8日开始整机拆解工作。
在过去的28个月里,“畅通号”盾构机日夜兼程,以短跑冲刺的速度完成了万米级的“江底马拉松”,成就了国际能源大动脉建设的中国速度。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长江盾构穿越工程将天然气管道以盾构隧道形式穿越长江,隧道总长10.226公里,始于海门北岸,终于常熟经济开发区南岸,其长度超越已经贯通的10多条长江隧道,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长隧”,属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关键控制性工程。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长江盾构穿越工程是目前世界油气领域单向盾构掘进距离最长、埋深最深、水压最高、口径最大、施工环境最复杂的油气管道穿江盾构工程。中国制造的世界最小直径常压刀盘盾构机——“畅通号”盾构机肩负重任,以每月不低于450米的速度独头掘进超万米。
“凭借中国制造和中国基建的完美结合,我们的‘畅通号’盾构机实现了国产盾构智造施工的新突破,创造了盾构安全高效掘进的新纪录。今年6月份,该盾构机以单月掘进1023米的速度创造了单月盾构机掘进最快的世界纪录。”中俄东线长江盾构施工项目部书记孙健还告诉记者,在“人机合一”的良好状态下,整个工程的进度提前了近一个月。
中俄东线长江盾构工程项目部综合部主任管笛表示,待隧道内辅助设备全部拆除完毕,就将开始安装支架架设天然气管道。预计到2025年,中俄东线长江盾构穿越工程所属的中俄东线段与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等现役管道将实现互联互通,届时可把途经东北、华北等地的俄气输送至长三角地区,年输气量38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