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乡镇要闻>>正文内容

开发区努力跑出服务企业“加速度”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海门区“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动员会议精神,以实施“服务质量提升年”为抓手,切实抓好能力作风建设,以一流作风跑出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加速度,二次创业,逐梦江湾,为海门“全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当好热血尖兵。

企业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主体,服务企业水平高低,是开发区能力作风建设成效的具体体现。今年开发区能力作风建设聚焦服务企业,在审批服务上再提效,服务企业上再优化,项目建设上再提速,跑出服务企业“加速度”。

聚焦“短”字,全力提高审服效率,把“用户思维”“客户体验”贯穿服务企业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推行“免申即享”惠企政策,扩大新开办企业“全链通”覆盖面并保持半天办结率90%以上,推进工业项目“一站办理、一窗受理、一事全办、一帮到底”的“生命周期”全链通办,实现“拿地即开工”,建设领域各办理环节确保平均耗时不超过半个工作日。

聚焦“优”字,全力优化企业服务,整合设立线上服务企业“云平台”,拓展线下挂钩联系企业全覆盖,建立领导深度调研大企业制度,做到服务“全覆盖、全要素、全天候”,机关副科职以上干部每周下企业不少于一天,并作为考核内容。只要是企业需求都要服务到位,真正让服务企业的“回声”高于企业的“呼声”,营造“春暖鸟归巢、秋来鱼入水”的企业生态。编制项目地质、环境、水土、文物、地震、气候等6类区域评估一揽子规划,实现建设项目评估由企业付费“单个评”转为政府买单“整体评”,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动态掌握企业闲置厂房、资产,定期召开企业、行业座谈会,架设企业信息共享、产品互补、市场同招的桥梁。精准绘制企业分布现状图、发展空间图、服务路径图,制定“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用三年时间率先实现规上工业企业诊断服务全覆盖。树立冠东模塑、大艺机电、三鑫电子等一批综合效益显著的数字化改造示范项目、智能车间,引领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聚焦“快”字,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按照我区“招商引资突破年”的要求,重构招商体系,实体化运作招商中心强化“服务”功能,市场化运营招商公司打造“专精特新”团队,形成实绩导向“赛马制”招商新格局,同时在机关内推行“全员招商”,以招商实绩比拼年终尖兵,扛起发展担当。提升项目服务效能,建立亩均产出、税收刚性化考核制度,完善项目联合预审机制,建立重特大项目多部门提前介入洽谈机制,预审项目涉及用地指标、规划配套、推进路径等,专班推进能耗、环评等重点,实现“前端招、后端建”顺畅衔接,确保项目快签约、快落地、快建设、快转化。

同时,开发区进一步优化重点工作推进机制,实行扁平化管理,完善“年度部署、季度讲评、月度例会”制度和招商、项目、经济运行等重点工作“双周专题会议”制度,健全部门间协同配合机制,实现工作交办、督查、反馈闭环管理,坚决破除“机关病”,锻造“实干魂”。凡是区委、区政府交办的任务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凡是机关部门要求配合的工作必须全力以赴完成,凡是企业群众需要帮助的事项必须第一时间办理,有推诿扯皮、失责延误者,年终考评一票否决。优化用人机制,打破身份性质、行政级别和工作资历的限制,形成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选人用人机制。强化教育培训,开展“订单式”培训破解能力瓶颈,组建各类“尖兵班”赋能提质,持续开展“尖兵大讲堂”,坚持用好“一线工作法”,培养一批懂产业、懂经济、会招商、会服务的热血尖兵团队。深化“两在两同”建新功、“攻坚有我”显担当行动,扎实开展“访民情、解企忧、聚人心”调研走访活动。狠抓行政执法队伍管理,大力提升执法队伍能力水平。完善日常监管,以干部监督工作实施意见为导向,推行微问题监督、日常谈心谈话等四项监督制度,围绕思想动态、精神状态、工作质态、生活形态等四个方面,扫除干部监督的“真空”和“盲区”。深化“三项机制”应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充分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