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乡镇要闻>>正文内容

宏升村:宅上党小组,“宅”出新幸福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为进一步筑牢基层党组织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活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海门港新区探索推行“宅上党小组”建设,打通乡村治理的“最后一米”。现开设“宅上党小组”专栏,重点讲述各村级党小组在强化政治引领、密切联系群众、整治村庄环境、塑造文明乡风等方面的典型案例,真正汇聚家门口的红色力量,让群众切实感受到“阵地建在家门口、党员就在我身边”的先锋形象。

党小组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最小单元”,也是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今年6月,宏升村利用村民闲置宅院探索建立“宅上党小组”,将党旗插在群众家门口,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党史固本,“宅”出强劲精神

为打破“党小组长一人讲大家听”的惯有模式,宏升村第一宅上党小组建立“周习月讲”机制,小组长崔志和充分发挥自家宅基地作用,广泛集聚周边的党员同志和群众,采取自主学习和轮流导学形式,每次邀请一名党员主讲导读,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从《论中国共产党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中国共产党简史》中选择一篇进行诵读。目前,宏升村第一党小组开展自主学习20余次,理论学习20余次,集体讨论10余次。

环境整治,“宅”出宜居生态

适逢秋收之际,宏升村依托宅上党小组深入开展秸秆禁烧工作,分组分工,多措并举,共建美丽生态宜居家园。一是召开党小组会议,明确本组内的种植大户与种植面积,同时做好入户宣传工作,与种植户签订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责任书。二是加强监督巡查,组内成员依据居住地划分责任区域,采取“盯人、盯地、盯秸秆”等方式,全天候巡逻不留空隙,党员带头、严防死守,确保“不冒一处烟、不毁一处绿”。三是共商多样对策,组内成员结合本组实际,或将秸秆粉碎后喂养牛羊,或将秸秆放置指定区域自然腐化,集思广益,积极拓宽综合利用渠道。村民张女士激动地说:“以前焚烧秸秆产生了大量有害气体,现在经党小组整治后,空气变清新了,我整个人都神清气爽,感谢党小组给我们一片蓝天净土”。

矛盾化解,“宅”出和睦关系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磕磕绊绊或矛盾纠纷之事。对此,宏升村宅上党小组展开积极探索,邀请村里的“老娘舅”“和事佬”,与小组成员共同组成调解队伍。每个党小组配有2-3名调解员,主要负责日常维护、矛盾调解等群众服务工作。不久前,村里的江先生与梁女士因修建道路产生土地纠纷,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党小组组长崔志和立马带领村里的“老娘舅”蔡炳林前去调解。经过党小组与当事人长达一周的沟通交流,反复协调后,最终达成共识,双方握手言和,将矛盾消灭在了萌芽阶段。梁女士说:“以前遇到困难不知道该找谁,现在有了宅上党小组,一个电话,一个微信,党员们就热心地跑前跑后帮助解决,真是让人暖心。”宏升村党小组自建立以来,共收集群众诉求50条,发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21个,已帮助解决或协调解决30个,上报重难点问题7个,早已成为热忱服务村民的“微堡垒”。

宏升村宅上党小组坚持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居民群众家门口,送到他们的心坎上,为本村村民带来了新幸福。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