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海门高品位建设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昨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海门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在南通2021年度考核中名列第一。

海门拥有61公里江岸线和25公里海岸线。建设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是海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推进长江大保护、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南通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区紧扣“最美”目标,突出“三生”融合,强化顶层设计和组织推进,研究制定区级实施意见和年度任务清单,不断细化任务清单,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节点化,高规格强化运筹,高频率组织推进,推动风光带、城镇带、乡村带、创新带、产业带“五带”融合发展,积极打造沿江沿海区域景、产、镇、村一体化发展格局。

海门沿江沿海风光带打造,紧紧抓住顶层设计这个关键,立足优势资源禀赋,高起点编制《沿江风光带景观规划设计方案》《海门区沿海风光带旅游规划》等。全面衔接市级沿江整体规划,完成《海门区沿江空间布局规划》最终成果。出台了《海门区沿江沿海生态景观带建设实施意见》,规划建设98平方公里,全力营造魅力水岸空间。去年4月16日,南通市沿江沿海特色示范段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我区举办,总投资10.5亿元的南布洲沿江景区项目开工建设。

海门对沿江、沿海堤顶全线分类设计打造,分批分段实施。去年完成堤防贯通建设29.8公里,其中江堤27.6公里,包括青龙港段1.3公里堤防主体建设,基本实现江堤全线贯通。打造沿江品质景观,东布洲长滩公园实现提档升级,粉黛花海成为金秋十月的“网红”打卡地;南布洲沿江景区中的青龙港生态绿地已呈现整体雏形,景观土方造型、综合管线、景观桥梁下部结构、堤顶道路、保留建筑主体结构已基本完成;张謇公园以国际一流的理念精心打造,部分区域已开始施工;謇公湖生态绿地已正式开园,城市绿核效应初现,成为城市生态会客厅。

海门高品位建设江海风貌城镇带,结合资源优势和发展定位,分类施策改造提升沿江沿海6个主要区镇,聚力打造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江海特色城镇。高起点构筑诗意田园乡村带,优化乡村空间格局和生活空间,目前,15个示范村、先进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推进;31个村年村营收入超过100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超8万亩;2个村跻身南通市级乡村振兴先进村行列;完善农路建设,重点布局大洪河至包临公路约11公里段(非城镇和园区段),平均2至3公里布局一条垂堤公路;完成农村河道疏浚整治65条,土方约9万方。高质量布局沿江科技创新带,布局“一带、三核”创新高地,去年50个项目被认定为南通市科创项目;申报南通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获省研发型企业认定1家,省技术中心1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

在沿江沿海景观带建设中,海门有机整合张謇遗迹资源,科学规划设计了全长46.8公里的张謇历史人文记忆轴,主题化、特色化展示和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以青龙港老码头区、大生三厂等特色化文旅资源,有机衔接串联江海区域,空间布局涵盖青龙港、三厂、常乐以及海门港,并将城区、余东和叠石桥作为记忆轴的配套旅游功能服务区,充分发挥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优势,打造景观带与记忆轴纵横交汇、融合发展的特色格局。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