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紧紧围绕“数据共享、预警预判、联动指挥、行政问效”四大职责,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区域治理“海门做法”进一步彰显。全区1741名网格员活跃城乡,常态化开展法律法规宣传、人口房屋信息采集、排查上报安全隐患、疫情防控等工作,全年上报处置各类群众事项8万余件,办结率达98.43%,“12345”热线案件受理量达23万件次,满意率超95%,增强了全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了解,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汇聚了全区45个部门、1222个目录,涉及政务审批、行政执法、信用建设、民生服务等9000余万条数据,整合全区“雪亮工程”和部门单位业务监控2.7万余路视频资源,为城市管理、安全生产、文明创建等提供数据支撑。整合全区政务和便民类App,建设推广南通百通“海门频道”,海智行、海企通等一批海门特色的便民便企App正有序接入。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智慧工地、油烟在线监测、智慧医保、智慧监管服务等平台系统。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前期基础性工作,主动对接华为、京东、上海仪电等行业领先的企业,学习借鉴上海、苏南等先进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先行推进了作为智慧城市数字底座的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研发建设,目前已完成主城区45平方公里的白模渲染和行政中心等8平方公里核心区域的倾斜摄影。
深入推进综合执法新模式改革信息化平台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综合执法新模式重点任务攻坚行动方案》,平台已完成首期建设任务,实现了综合执法可视化联动指挥平台集前方后方可视对话、资源力量落图定位、随机实时视频组会、工作状态在线检查、行动轨迹回看查询、绑定事件区域搜索、现场执法远程监管、突发状况一键回传、重大事件综合调度等九大功能,有力提升了综合执法的效能和水平。开展针对性案件现场核查、视频巡查、联合执法、协调督办,去年督查问题153件次,发布督办单118件,有效处置海门街道国际车城生活垃圾、翠湖天地积水、财富广场油烟扰民、占仁村建筑垃圾等群众反映强烈、高度关注的问题122个。
同时,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全力助力“长江大保护”,通过视频监控、鹰眼全景、热成像感知等科技手段,对非法捕捞、非法垂钓、非法采砂等行为高压监管、自动预警,平台已助力查处相关案件100余起。助力“新机场管控”,完成南通新机场场址违法建设智慧管控系统建设工作,通过视频监控、无人机抓拍、网格员巡查“技防+人防”相结合,及时发现新机场场址保护区域违法建设行为。通过智慧管控系统预警问题68个,处置违章搭建15个。助力“文明城市长效管理”,在微信公众号增设“文明城市长效管理”栏目,设立“文明随手拍”和“应知应会”答题功能,推动全民参与。利用无人机对城区街巷、城郊接合部等视频监控有盲区、平行视角有遮挡的区域,开展文明专项巡查18次,发现问题67件。
今年,区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将紧紧围绕“全省争一流,全国有影响”这一目标,创新“区域治理现代化集成指挥、‘12345’政务服务总客服、综合执法可视化联动指挥”三大平台,实施“五大工程”,为海门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贡献“智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