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八大整治”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昨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从今年起到2024年,我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具体实施八大整治行动,为建设美丽海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海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重点构建“8+1”整治体系,“8”为八大整治行动,“1”为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据了解,八大整治行动包括:农村“厕所革命”拓展提升,深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到2024年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4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科学编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社会化治理试点建设,抓好已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加快推动城镇污水管网逐步向周边自然村庄延伸,大力开展分散农户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垃圾治理提升,持续规范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管理,提升保洁标准化和机械化程度,完善城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省级试点镇(街道)建设,深入推进规模养殖场资源化利用提档升级,规范废旧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网点建设与运行,各区镇易腐垃圾处置中心有效运行,建设一批有机肥生产线;农村水环境改善提升,因地制宜进行特色化改造,形成一河一景,有序开展农村黑臭水体监测、排查和治理,每年完成县乡河道疏浚土方约80万方、村庄河塘土方约400万方,新建县乡河道生态护岸长度约100千米;城乡道路改善及沿线环境整治提升,全面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开展美丽农村路建设,有条件的村庄内主干道照明设施全覆盖,推进农村道路黑色化,加强农村道路路肩管理;撤并镇区环境面貌改善提升,按照“三整治(整治生活垃圾、整治脏乱环境、整治黑臭水体)、两提升(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一规范(规范日常管理)”的要求,全域推进被撤并乡镇集镇区整治;农村宅基地和住房管理提升,规范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建设管理,依法依规有序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村庄风貌和品质提升,统筹推进“三棚”和破旧建筑整治,集聚提升类村庄重在完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大力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加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落实长效管护措施,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弘扬乡村文明新风。

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到2024年,我区农村人居环境将得到高质量提升。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80%。70%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到“双60%”治理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集中收运村占比100%,废旧农膜回收率超95%,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监测评价良好以上超85%,并全部实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全区70%县乡河道建成生态河道,村庄河塘整治率超80%。初步构建自然活水、调控有序、智慧高效的现代水网。建成13条美丽农村路,农村道路黑色化总里程不少于15公里。建立常态化农村房屋建设管理制度,规划发展类村庄全面建成美丽宜居乡村,建设25个以上省级特色田园乡村。

到“十四五”期末,全区农村户厕完成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80%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到“双60%”治理标准,废旧农膜回收率超98%,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良好率超90%。全区80%县乡河道建成生态河道,所有村庄河塘得到有效整治,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建成16条美丽农村路,农村道路黑色化总里程不少于20公里,建设30个以上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健全,村庄环境美丽宜居,富有江海田园特色风貌的美丽乡村基本形成。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