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位于四甲镇的海门金跃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看到,村民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对大米进行装袋、封口、打包等一系列流水线操作。受台风影响,今年秋季水稻在扬花期不能正常授粉,产量受到一定影响。为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合作社盈利能力,村“两委”决定拉长产业链,用稻谷加工成大米的形式进行出售。此外,今年小麦亩产约760斤,总产将超24万斤,预计合作社全年总盈利可达14万元。
据介绍,由于村里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部分土地出现撂荒现象,为提升土地利用效率,2019年,金跃村流转320亩土地,兴办了海门金跃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通过农资统一采购、生产统一管理、产品统一销售的模式进行经营,机械化程度达95%。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117人,60多岁的梁淑春在合作社打工,她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今年在合作社工作了大半年,一天工作6小时,收入有1万多,而且也不影响我早晚接送小孩,我挺满意的。”
除合作社外,村内还将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种植水稻、萝卜、韭菜、芦笋等农作物,村民不仅能获得每亩800元的承包费,村里也可以获得每亩100元的管理费。同时,村里80多名村民帮种植大户打工,年收入可以增加2万余元,有效解决了村内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村民陈桂英告诉记者:“我在种植大户这边打工,一年能赚两万五千元左右,我家还出租了7亩地,一年下来有3万元,我觉得挺好的。而且在这边打工,家里的地我也有时间种。”
下阶段,金跃村将逐步扩大合作社经营规模,同时尝试多样化种植。“我们打算从五谷杂粮入手,今年试种了5亩大麦,明年打算试种5至6亩黑大豆,如果效益好的话,再扩大种植规模,通过不断创新、用心经营,让合作社成为村营收入的稳定来源和有力保障。”金跃村党总支书记俞卫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只有经济体量上去,我们社员才能早日拿到分红。明年效益好的话,明年年底或后年就能实现分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