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曾用“鸡鸣桑树颠”来描绘他所见到的田园之景,如今,悦来镇锡祥村便将诗中所绘之景呈现在了众人眼前。虽然冬日的桑园看上去略显萧瑟,但在充满活力的鸡群点缀下,平添了几分生动。
近些年,锡祥村积极响应悦来镇大力推进“一村一特”发展的号召,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走出了一条“以桑养蚕、以园养鸡、以鸡肥桑”的循环发展新路子。
一直以来,锡祥村部分村民都是依靠栽桑养蚕增加收入的,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断推进,村民们用来栽桑的土地逐渐被整合流转出去,虽然从此可以轻松地收取土地租金,但内心不免有些“失落”。2019年,锡祥村的村干部们决定在村集体承包的土地上种植10亩桑园,召集村里四五个养蚕能手一起负责采桑养蚕,一方面能保留住养蚕人的“手艺”,另一方面也能给这些“失业”的村民再增加些经济收入。
听说村里要开始养蚕了,原先养蚕的村民们都将自家的养蚕工具送到了村委会,你一言我一语给村干部们推荐桑树苗、蚕种的采购地点,这让村集体在养蚕方面少走了不少弯路。“我们的1万株桑树苗是早春种下的,当年秋季我们就养了两批蚕,每批5方(1方等于2万5千条蚕宝宝)。在村里养蚕能手们的悉心照料下,这两批蚕最终收获了1000多斤蚕茧,全部销往如皋收购点,一下子为村里增加了3万元收入。”锡祥村党总支书记袁允华回忆道。现在,锡祥村每年春季养十方蚕,秋季养十方蚕,收入更是比第一年翻了一倍。
有了成效,锡祥村并没有急着扩张养蚕规模,而是利用现有桑园,搞起了林下养鸡。搭建鸡舍、捆扎铁丝围栏,采购三黄苗鸡、鸡饲料……前前后后的工作,村干部们样样亲力亲为。桑园养鸡到底有没有好处?负责养殖的村民黄井冲给出了肯定的答案。“鸡因为运动量的增加,肉质变得更加紧实。鸡在桑园活动既可以给桑树除害虫,还可以给桑树施肥。桑树肥壮了,又可以更好养活蚕宝宝,最终收获品质更高的蚕茧。”
“综合这两年的养殖成果来看,这种循环养殖的好处,并不是锡祥村在自吹自擂,而是见到了‘真金白银’。”袁允华说,“我们每年上千只三黄鸡都是由结对的‘红色联盟’企业海润集团帮我们包装外销的,各地客户都认可我们这里三黄鸡的品质,我们也能每年稳定增收五六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