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农业规模经营为菜篮子“撑腰”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连日来,海门市民对蔬菜的需求有增无减,但整体价格却趋于回落,究其原因,与全区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在区农业农村局指导下积极开展生产,保障供应有关。

每天早上八点和下午两点,来自海门本地以及北京、广州等地的厢式货车都会准时停在华冠果蔬专业合作社门口,等候收取打包好的蔬菜。

位于悦来镇锡祥村的华冠果蔬专业合作社是海门大型露地蔬菜种植基地,目前共有1000亩土地,其中种植上海青800亩、西兰花200亩,亩产分别达到6000斤和2500斤,基地还配备2个330立方米的保鲜库,用于蔬菜保鲜冷藏。据华冠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振春介绍,为保障蔬菜供应,今年比去年增种了200亩上海青。11月初进入采收期后,他们招收了40多名工人分别进行采收和打包工作,一方面做到及时外供,另一方面加强储备。接下来,合作社还将扩建2200立方米的保鲜库,进一步提升蔬菜储备能力。

对于需要育苗的茄果类蔬菜来说,育苗企业能否“火力全开”也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南通地区重要的茄苗供应基地,南通市普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9月起就开始冬季育苗工作。为了提高秧苗的种植效率和成活率,公司采用气吸滚筒式秧盘精量播种流水线进行机械化秧盘播种,由4个工人负责运作,效率比人工育苗提高了30多倍。同时还启用了秧苗愈合室,茄苗成活率在98%以上。目前,茄苗的供应量每天在5万株左右,主要供应海门各地及南通其他地区,据初步推算,整个冬季供应量200多万株,较秋季提高了30%。

稳定“菜篮子”供应,生产能力是关键。目前,全区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纷纷提高了青菜、生菜、菠菜、茼蒿、荠菜等蔬菜的播种比例,进一步填补了海门蔬菜供应缺口;还通过加强蔬菜播种茬口对接、推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等方式,使得对市场需求较大的近30种蔬菜种植规模做到了只增不减,提高了自给能力。同时,许多育苗企业也通过集约化的育苗方式,培育优质壮苗,为蔬菜优质高产奠定了重要基础。

区蔬菜站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做好对农业规模经营主体蔬菜生产的跟踪指导工作,帮助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加强产销衔接,形成不脱产、不脱销、不断档的生产供应格局。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