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海门生态环境局了解到,9月份,海门“气质”与“颜值”令人心怡,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90%,同比上升16.7%,PM2.5平均浓度1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2%。海门“9月蓝”的养成实为不易,是全区上下不断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所取得的成果。
加大运用科技手段力度,对大气污染“追根溯源”。9月,海门生态环境局持续加强运用科技手段助力现场执法,通过走航车、无人机、检测仪等执法“新秀”,为环境执法提供技术支撑。在海门港新区企业集中区,通过多次实时走航监测溯源、现场核查,对多家企业环境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查处,并关停一批散乱污企业。今年以来,依托走航车开展涉气源排查105趟次,对21起大气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实行精准打击。
“80.88毫克每立方米,数值较高。”在对海门某家具厂的检查中,海门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六局执法人员正使用手持式VOCs快速检测仪,对VOCs进行检测。9月,海门生态环境局突出重点时段,落实错峰生产,执法人员“白+黑”对省控站点周边涉VOCs企业、废气活性炭吸附设施企业、重点VOCs涉气企业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等开展专项检查行动。同时,强化日常监管,对不正常使用废气处理设施、工业涂装企业未使用低挥发性涂料、未密闭等违法行为重点打击,依法查处。一个月里共对26起涉气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占9月总立案数的58%。在严惩违法行为的同时,帮扶指导同步展开,9月中旬组织专家对42家重点企业开展“一企一策”培训指导,带领企业开展观摩学习等,通过找对策、定措施、抓落实,真正实现有效收集、有效处置、达标排放。
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是PM2.5和臭氧的共同前体物,移动源污染排放已成为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海门生态环境局重点抓好移动源污染防控,联合区攻坚办、商务局、公安交管部门等开展“三管一查深化尾气治理”,严格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机动车检车机构监管和油气回收督查。同时,加大联合开展柴油车尾气路检检测频次,重点检查柴油货车污染控制装置、车用尿素使用情况、尾气排放达标情况。其中路检52辆次,发现尾气超标车辆6辆,均已实施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