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班停了、作业少了,“双减”后的第一个长假,海门的孩子们有了更多时间走出家门,体验生活。
以前长假,家长和孩子“不是在培训班,就是在去培训班的路上”,孩子累家长更累,花了钱不算,还得操心接送。今年新学期开始后,海门根据上级部署,全面执行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措施,并常态化对培训机构假期违规开展中小学学科类培训等问题进行检查。到目前为止,培训机构均得到了有效整顿。
今年国庆假期里,不仅是游乐场、科技馆、电影院迎来了众多“亲子游客”,市内游和周边城市游也成为孩子们走进自然的好去处。“因担心疫情影响,我们没有外出,而是选择到孩子的爷爷奶奶家玩。”女儿上四年级的杨玲说,乡下其实也蛮有趣的,孩子和村里的大人们一起捕鱼、采摘柿子,帮爷爷奶奶挖花生。另外一名宋姓家长在微信上告诉记者,他们带着孩子去了余东老街游玩,在拍照留念的同时,和孩子讲讲古城趣事。
“妈妈,这里太好玩了,我下次还要来。”10月2日,顾女士一家和好友一家来到启东一处海滩,孩子们在海滩上挖蟹,十分开心。也有一些家长,则陪同孩子进入影院观看《长津湖》等电影,让孩子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看着孩子们少了课外培训负担后脸上露出的笑容,很多家长十分感慨:“现在‘双减’挺好的,孩子有更多时间出来玩,孩子和大人都高兴。”
校外学科类培训班降温、学校作业减少后,孩子们走出户外、亲近自然、提升素质的时间多了。不断增加的亲子陪伴经历,既能帮助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也能让孩子的身心得到更为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