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让残疾人在劳动中找到自信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中秋佳节,区残联将残疾人面点专项培训送进江苏金呢工程织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呢公司)的食堂,让公司里的残疾员工一起体验动手做面点的快乐。据区残联工作人员介绍,金呢公司目前有在岗残疾人124名,占公司总人数的30%,是我区吸纳残疾人就业人数最多的公司。

专业生产造纸脱水器材的金呢公司,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江苏省院士工作站,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金呢公司从1986年起就招收残疾人进公司上班。“我们公司一直将关爱残疾人作为一份重要的社会责任来承担。这份社会责任也成了我们发展好企业的重要动力。”公司生产部经理郭洪兵告诉记者。

杨女士20岁进入金呢公司工作,如今已有30个年头。这些年,公司的环境和厂区位置都有变化,而她在毛毯生产车间的工位却一直没有变过,仿佛是公司为她“量身定制”的一样。“公司现在发展越来越好,依然没有忽视我们这些残疾人,反而给我们涨了工资,真的非常满足。”杨女士始终觉得,能被公司真诚、平等地对待,真的很幸福。现在,她只想加倍努力工作,同时帮助更多新来的残疾员工,一起奋斗,把日子过好。

和杨女士一样,肖女士也在这里找到了满满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肖女士年幼时发生意外,失去了整个右手掌,20多岁嫁到海门后,一直靠丈夫打工维持生计。不幸的是,她的丈夫在八年前意外去世,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到了她一人肩上。“当时我儿子还在读小学,正是用钱的时候,我必须出去挣钱才能养活他。”肖女士说,可现实往往比想象残酷。这八年来,她找了许多单位,但因为手部残疾的原因,都被人拒之门外。

“四处碰壁的滋味真的不好受。幸好去年,区残联帮我对接了金呢公司。起初我也很担心,怕做了几天后公司会找理由把我辞退了,可是进入车间才发现,有好多残疾人都在这里工作。大家彼此照顾、互相鼓励,我感觉得到了拯救。”正如肖女士自己所说的那样,如今的她乐观自强,虽然做的是简单的整理工作,但她乐在其中。

公司里每一名残疾人的成长、变化,人事部负责人蔡丽娟都看在眼里,她介绍:“我们这儿很多残疾员工工龄超过5年,甚至10年。我们会根据每个残疾人的具体情况安排适合的岗位,让他们通过劳动实现自我价值。慢慢地,他们就有了自信。”除了提供适合的岗位,逢年过节,公司会为他们组织联欢活动、送上慰问礼品。对特别困难的残疾员工家庭,公司还会提供特别的照顾。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残疾员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