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正文内容

多渠道振兴乡村 全方位塑造“美丽”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1日 点击数:

四甲镇联同村最近注册成立了“南通市海门区东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计划承接周边村居和镇区的建筑物清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水污染治理等项目。公司运营后,可以长期为村集体增加自主经营性收入,提升乡村经济。

据介绍,四甲镇联同村由建合、联同、新龙、桥南、新协五个村合并而成,南临通吕河,西临通州,包含38个村民小组,5000多人口。2020年,联同村村营收入达180万余元。联同村占地总面积达7.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37亩。为拓展农业创收道路,联同村结合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流转1870余亩土地,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形成四个种植片区,分别是稻麦轮作区、中药材丰产区、瓜果种植区和蔬菜种植区。为切实维护村民利益,联同村与规模经营者达成协议,在整个经营生产过程中的用工均以本村村民为主,优先录用流转土地的农户。一位农民高兴地告诉记者:“我这个年纪去厂里已经没人要了,在大棚里工作每天能有80元左右的收入,而且这些田头活,我能做也做得好。”四甲镇联同村党总支书记唐旭峰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村里有300余人成为‘规模农业合同工’,工资一般8元到10元一个小时,一个月能为村民增收2000元左右,年收入在25000元左右。”

此外,联同村内的工业园区A区是四甲镇工业园区的主要基地,拥有5家骨干企业。为保障企业发展,联同村党总支不仅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全面配合,还从生活、安全等方面开展全程跟踪服务。除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外,工业园区每年还为联同村带来约20万元的税收返还收入。

下阶段,联同村还将进一步加强村内党建工作,打造一座党建公园,作为村内的红色教育基地,为村民讲好党史故事。此外,为加强村民精神文化建设,联同村也计划建设文化大礼堂、乡村大舞台等文化基础设施,为送戏下乡、村民观影等文化活动提供场所,让村民足不出户享受“文化大餐”,建设美丽新联同。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