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家住海门街道的退休工人陈大爷步行来到楼下某银行的“医保服务点”,不到10分钟就办好了异地就医备案。这样的便利,得益于我区在全省率先构建的“1+3+N”全域15分钟医保服务圈。这个以区医保中心窗口为龙头,区镇医保服务站、村居医保服务点为支撑,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站、合作银行网点等为补充的服务网络,让医保服务更加“近在咫尺”。
今年以来,区医保局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数字化转型为引擎,以服务下沉为抓手,在智慧监管与便民惠企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构建起更高效、更便捷、更温暖的医疗保障新生态。“银行网点具有覆盖面广、服务时间长的优势,2021年11月,我们在全市首创了医保服务进银行。”区医保局党组书记袁兵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站点348个,其中省级示范点5个。
如今,这些示范点不仅环境舒适、设施齐全,服务项目也更全面。医药费零星报销等过去必须到区级窗口才能办理的业务,如今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轻松办结。“医保工作不仅要兜住民生底线,更要主动服务发展大局。”袁兵表示,通过推动服务下沉、优化营商环境,力求在便民利民与惠企助企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让医保工作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今年,区医保局主动整理制作医药产品阳光挂网、带量采购思维导图,下发给全区生物医药企业,协助企业新挂网产品23个、集采产品中选9个。
在让服务“跑”起来的同时,区医保局也让监管“智”起来。高标准建成的“医保智能监控中心”已全面投入运行,该系统整合了进销存管理、智能监控、医保结算等八大核心模块,实现了从传统人工抽查向大数据全流程智能监管的跨越。与此同时,数字化转型的成果也直接惠及参保群众,刷脸就医购药全面普及,药品耗材追溯码采集应用不断推进,为百姓构建了更加安全、透明的就医购药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