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阳光正好,阅读达人陈黄钗又来到海门图书馆,挑选上一本心仪的书籍,在窗边软椅落座,沉醉于这惬意的阅读时光。
“十四五”期间,海门图书馆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陈黄钗作为一名阅读达人,一路见证。“这五年,图书馆的每一次蜕变,都成为了我阅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好篇章。”陈黄钗说。
书香筑地标 旧貌换新颜
还记得多年前,陈黄钗第一次踏入海门图书馆老馆,馆内空间略显局促,阅读环境也较为普通,当时的她,虽沉醉于书籍的世界,可心里也暗暗期待着图书馆能有更好的变化。
2021年6月,海门图书馆新馆开始试运行,这座崭新的建筑成为了海门文化的新地标。一走进新馆,宽敞明亮的空间让人眼前一亮,巨大的落地窗让自然光线毫无保留地洒进来,疲惫时抬眼望去,窗外的绿意,瞬间让人心旷神怡。馆内的布局科学合理,不同类型的书籍分区明确,标识清晰,方便读者快速寻得心仪读物。书架旁,桌椅整齐排列,部分区域还贴心地设置了沙发,就算长时间沉浸在书海,身体也不会感到疲惫。
服务再升级 书香有温度
一直以来,图书馆的服务也在不断迭代升级。这一切变化,陈黄钗看在眼里、暖在心头。
陈黄钗告诉记者,新馆新增了自助查询机,读者想要看什么书,只要在上面一搜就能找到,方便快捷。面对不熟悉电子设备的老年读者,馆内工作人员也会耐心细致地手把手指导操作,用贴心服务化解技术壁垒;针对假期座位紧张的情况,图书馆灵活调整空间布局,24小时自助图书馆撤离部分书架增设临时座椅,还暖心推出延时服务至晚间八点半,为夜间学习、阅读的读者点亮知识的明灯……
“来图书馆的朋友越来越多,不仅是因为这里书多环境好,更因为这份贴心服务,让阅读变得更安心、更愉悦。”陈黄钗笑着说,海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用坚守与热爱,让书香里的温暖不断传递,也让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愈发深厚。
活动赋能书香 乐享文化生活
陈黄钗告诉记者,图书馆新馆除了是阅读天地,还是一个“遛娃”好去处。每逢节假日,馆内便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海图大讲堂”、“彩虹桥”亲子读书会、“幸福花”姐姐讲绘本故事等等,深受小朋友和家长喜爱。
区图书馆社教推广部主任张晨晨告诉记者,图书馆还积极探索“图书馆+企业”服务模式,走进美亚橡塑、中兴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流动服务,成立中天钢铁分馆、凯盛家纺分馆、三星初级中学分馆等企事业单位分馆,为企业员工提供阅读便利,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与苏南地区图书馆联动,举办“古籍保护”专项读者活动、“传承中华文化,感受古籍之美”专题活动,推出地方文献特展,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
“回望这五年,海门图书馆从一个传统的借阅场所,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与温度的文化枢纽。它不仅满足了我对阅读的热爱和追求,更让整个城市沉浸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相信未来,海门图书馆还会继续绽放光彩,陪伴更多像我一样的读者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陈黄钗感慨。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我区共建成图书馆新馆、南通市凯利刺绣博物馆、通东革命老区红色记忆馆、卞之琳艺术馆、海门大剧院等文化场馆,让市民能在文化的滋养中,感受家乡的温暖与力量,开启精神富足的新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