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海门新闻>>正文内容

凝聚新力量 点燃“红引擎”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27日 点击数:

10月27日至11月7日,我区举办了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这次培训主要面向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的新任党组织书记,他们大多面临经验不足、基础薄弱、需求迫切等现实挑战。作为党委部门,我们有责任帮助这些新手书记快速成长为党建工作的行家里手。”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道出了培训初衷。

新兴领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党建工作的新阵地。提升党组织书记的实干能力与担当意识,是夯实基层党建、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关键所在。2025年,全区1488家有党员企业实现实体组建,235家活跃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新配备党组织书记1004名。

分类培训,变新手为熟手

我区紧密结合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的类型多样、差异显著等特征,探索推行小班化培训模式,联合党校、科技、税务、民政等单位,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党建工作实务、高企申报辅导、税收政策解析、社会组织培育等内容量身定制培训课程,既讲授新理论、新业务,也分享好办法、好成效。同时有机融合案例交流研讨、现场观摩教学、业务测试巩固等环节,让党组织书记从新手变熟手。

针对新兴领域党员基数庞大、分布广散的现实,区委社工部联动区镇就近就便组织开展“小快灵”式的新任党组织书记及党建指导员初任培训,课程安排涵盖全面、重点突出、指向精准,满足学员就近培训、短时培训的实际需求,确保实现培训对象全覆盖。

“我担任党支部书记才3个月,对工作不是很熟悉,参加培训是很好的‘充电’机会。”南通晨锐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王俊坦言,“党建文化能有效加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但如果培训持续多天就很可能和本职工作冲突,这种‘短而精’的培训,内容丰富、用时精简、恰到好处。”

培优配强,集结党建“生力军”

党组织书记是党员队伍的“领头雁”,党员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我区以扩大党在新就业群体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为目标,深入挖掘各行业领域优秀人才加入党组织队伍。今年以来,全区新吸收生产一线职工、专业技术骨干及经营管理人员162人入党,占全区入党总数的44.88%。

为有效破解新兴领域党员储备不足的难题,我区推动建立“苗圃式”发展党员工作机制,组建11个新兴领域“新苗”党支部作为孵化平台,通过选苗、育苗、墩苗、正苗、移苗、护苗六大环节,精准培育优秀人才入党。

党建指导员是充实基层党建力量的重要支撑。聚焦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效,海门坚持“按需选派、人岗相适”,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配齐配强314名党建指导员,协助“三新”组织抓党建、解难题,从政策宣讲到关系协调,从组织建设到助企服务,党建指导员充分发挥职能优势、专业特长,助力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

赋能发展,点燃“红色引擎”

党组织建起来只是第一步,如何强起来、活起来,真正成为引领新兴领域发展的“红色引擎”,才是关键。我区大力实施“三交流三促进”党建助企行动和新兴领域党员“亮身份、展作为”专项行动,鼓励党员在产业创新一线当先锋、挑重担。“公司设立了‘攻坚党小组’和党员领衔项目,通过党员靠前攻坚,成功优化酸洗钝化生产工艺,开发新型精密冷轧技术,建设国际先进的超长高品质全自动化无缝换热管项目。”中兴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朱卫飞说。

同时,我区积极引导新社会组织依托党组织完善自律机制,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助力基层治理、维护和谐稳定等方面主动作为。

为推动新就业群体从“管理变量”转变为“治理增量”,我区还出台了《推动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的16条措施》,广泛开展“双报到、双服务”活动。目前,已有超过330名新就业群体从业者加入治安巡护、助老配送等志愿服务队伍,成为基层治理的新生力量。“我们每天走街串巷,对片区熟、人员清,帮老人买药、协助社区发放反诈宣传册等这样的小事经常做!”外卖配送企业联合党支部党员、美团外卖龙信站点骑手黄健骄傲地说。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