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海门视窗>> 新闻中心 海门新闻>>正文内容

始终把干部培养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

作者:海门日报 来源:海门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1日 点击数:

“干事创业,关键在人,核心在干部。要始终把干部培养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以高质量干部教育培训激活区域发展新动能。”区委书记沈旭东在全区第八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高研班学员座谈会上强调。

7月29日至8月6日,全区第八期领导干部高研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成功举办。沈旭东出席开班式并讲话,在培训结束后主持召开学员座谈会,听取大家的学习感悟和收获,勉励广大干部提高政治站位,锤炼过硬本领,以身作则、勤于思考、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推动海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8年以来,海门连续八年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举办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累计选送372名干部进入中央党校淬炼思想、提升能力、增强本领。中央党校高研班已经成为海门干部教育培训的“精品”和“招牌”班次。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近年来,区委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聚焦中心大局所需,紧扣党员干部所盼,持续以培训赋能、以实战练兵,推动干部成长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干部人才支撑。

凝心铸魂 夯实思想根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要义,更是广大干部谋划工作、推动实践的根本立场。

本期高研班以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主线,精心设置三大类共17门专题课程,既溯源经典,深入导读《实践论》《矛盾论》等闪耀真理光芒的经典著作;又把握体系,系统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等重要思想精髓;同时洞察前沿,聚焦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基层治理等时代课题;更践行方法,通过“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等案例教学课程,探寻服务人民的实践路径。

“经过此次系统培训,我更加坚定认识到文化建设要着眼于人、落脚于人。”高研班学员,区文广旅局党组书记、局长金晶尽管上任时间不长,却在策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旅活动、丰富文旅消费场景中积累不少经验。她表示,文广旅局坚持“开门办文旅”,确立“文旅产业也是创意产业”理念,将民间创意巧妙融入文旅活动创编,切实提升文旅活动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做好信访工作,归根结底要站在人民立场想问题、谋对策。高研班学员、区信访局局长顾勤华深有感触地说,这次系统学习让她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有了更透彻的领悟,也为今后开展信访工作明晰路径——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回应诉求,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化解矛盾纠纷。

教育是民生之基,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高研班学员、区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主任黄颖泉从高研班回来后,参加了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工作会议。他说,接下来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改革等关键领域攻坚克难、发力突破,持续擦亮“学在海门”品牌,让广大学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近年来,聚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主线,我区在主体班次中持续加强党的理论教育, 综合运用讲授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方法,提升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注重党性淬炼,连续多年在红旗渠干部学院、焦裕禄干部学院、沂蒙干部学院举办领导干部进修班,推动领导干部实地感悟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沂蒙精神。深挖并用好本土红色教育资源,打造“忠诚、奋进、创新、实干”干部现场教育“四源”动力专线,开通“红色铛铛车”,先后有300余批次、2万余人次接受教育。

聚焦中心 锤炼履职能力

当前,海门站上了新一轮发展风口。区委立足发展大局,锚定目标任务,确立“两项工作机制”“十二项专项行动”“四项重点工作”。推动区委决策落地落实考验广大干部的能力和水平。

“要更好地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高研班学员、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成员顾健在座谈会上说。去年以来,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认真落实区委点题的“十二项专项行动”督查,与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同向发力。经过中央党校的系统培训,顾健对做好下半年人大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好履行人大监督职责是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具体体现,服务过程就是持续调研、思考、推动工作的过程,要实实在在推动区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顾健说。

培训一结束,高研班学员,区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葛小军便开启了“连轴转”模式,聚焦工业企业作业现场规范化提升与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同步加密“车间课堂”安全培训频次,加大对餐饮店、网吧等小场所的上门专项指导力度,逐户排查隐患、逐项督促整改。“培训期间,我们深入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在基层应急管理实践中,与其被动兜底,还不如主动迎战,切实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把安全理念根植于最小应急单元、最小治理单元。”葛小军说。

一直以来,我区坚持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干部教育培训就跟进到哪里。2009年以来,我区连续17年举办“智汇讲堂”,定期邀请国家顶尖人才、知名专家教授,围绕人工智能、未来产业等前沿热点进行专题授课,帮助领导干部拓宽视野格局、明晰发展思路。聚焦招商引资、经济运行等重点领域,由发改委、农业农村局等重点职能部门牵头,每月举办小班化、拉练式专业培训,提升干部专业化能力。依托“东洲春笋”青训营、“八大学习社”、“中坚精兵说”等载体平台,分层分类组织专题讲座、调查研究、练兵比武等活动,推动各领域干部精进专业、比学赶超。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与常熟、宜兴等地联合举办年轻干部融合培训,组织干部到上海、苏南等发达地区学习观摩、交流座谈,推动干部在跨江融合一线学习成长、历练提升。探索将现场教学点建在产业链上,形成海门港经开区“海洋经济产业链”等优质现场教学集群,在各类主体班次中有机嵌入产业链现场观摩和学习,推动干部不断锤炼抓经济、竞发展的实战能力。

学以致用 提升工作效能

“在规划编制能力、项目招引能力、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短板要补。”高研班学员,海门港新区管委会主任、包场镇镇长姜鑫在现场交流时,具体分析海门港经开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经过高研班的系统培训,他对发展的认识更深刻、对工作的目标更明确。

坚持问题导向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从当前形势看,改革发展已步入深水区,有很多问题是过去没有遇到、没有处理过的。新时代干部除了低头耕耘,更要抬头看路。这就需要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持续深化培训理念、更新培训内容、优化培训方式,有效帮助干部树立国际视野,更新思维理念、优化知识结构、增强能力本领。

立足提升项目质态,高研班学员、区投资服务中心党组书记高瑜正牵头优化落地项目评估机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方面构建合理的评估体系。她带领团队对拟落地项目开展调研,精准研判项目与区域发展的契合度,坚持守牢高质量发展底线。在全市综合考核半年评估结果中,我区项目建设综合考核名列第一。

锚定百姓就医满意度提升的目标,高研班学员,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姜新峰表示,全面改进医院服务,实现沟通“零距离”;主导整合两栋住院楼共1100张床位资源,推行“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进一步改善患者住院体验;升级远程医疗智联会诊中心服务,联合14家长三角顶尖医院共建权威专家库,逐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向上借力、向下赋能”。

连日来,高研班学员,三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葛文骅密集调研纤云生物功能纤维和非织造填充材料智能生产项目等一批高端智能家纺项目,听取项目主体对构建现代家纺产业生态的意见建议,并紧扣新质生产力,赋能家纺产业制定“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品牌引领”的专项工作方案。

为提升干部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能力水平,今年以来,区委组织部持续推进“东洲春笋”培育工程、“中坚精兵”锻造行动,健全覆盖各年龄段、各领域的干部培养体系。搭建攻坚项目平台,组织710名中层干部主动领题、公开承诺,通过“亮榜晒绩”“季度比武”等方式,推动攻坚成效与考核结果直接挂钩。面向主体班学员开展“聚力攻坚·我为发展破题”活动,紧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推动干部领题破题、攻坚克难。主体班学员共领办“基于龙头企业引领的生命健康产业集群跃升路径研究”等96个课题,一批调研成果已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举措。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