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将至,市民外出旅游、消费聚餐将逐渐增多。鉴于后疫情时代市民消费欲望增强,盲目消费、不合理消费可能会频繁发生,区市监局昨日发布“五一”小长假消费提示,提醒市民多一份理性,确保安全、健康消费。
区市监局提醒市民在商品选购环节、制作环节、外出就餐、网络消费等方面,需要多留心眼。在超市、商场购买预包装食品时,应注意查看食品包装袋是否完好,产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标签标识信息是否齐全。选购散装食品时,应选择加贴标签且有生产者信息的散装食品。对促销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也要仔细查验。常温即食食品不应有漏气、破袋等现象,颜色过于艳丽的,不建议购买。家庭制作食品应适量,馅料应现做现用,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滋生霉菌或腐烂变质,尽量即做即食,生熟分开,食物要彻底烧熟煮透,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在外出就餐时,要选择有《食品经营许可证》的餐饮单位就餐,不在无证的单位及流动摊点消费。就餐前,先查看食品安全有关信息是否公示,同时尽量使用公筷公勺,既文明又卫生。在网络订餐时,不可轻易迷信“网红店”,要注意查看店铺的《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经营资质信息,选择近距离的餐饮单位订购,尽量缩短食物运送时间。收到餐品要检查食品包装是否完整,食材质量是否新鲜,应及时食用,勿长时间存放,尽量不网购凉菜、生食品种、冷加工糕点等高风险食品,并选择“无接触”式配送。
区市监局提醒市民重视维权,在购物、就餐消费后要索取购物、就餐凭证,并妥善保存,当合法权益受损或发现食品经营者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